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10年深耕让实惠与便利抵达每一个角落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4日 03:50 2 aa
10年深耕让实惠与便利抵达每一个角落

如果不是App图标上标注着“10岁了”,很多人或许不会察觉电商行业的后起之秀拼多多已悄然走过第一个10年。

10年前的9月3日,拼多多上线第一款产品——一包售价9.9元的薯片,也借机阐述了自己的初心: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价钱买到更好的东西。

砥砺10年,拼多多聚集起超千万活跃商家与逾9亿名活跃用户,依托主站和多多买菜两大业务,进入绝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我国电商激荡前行的二十余载,拼多多虽在“下半场”入局,但其推出的“百亿补贴”等创新机制却深刻重塑了电商的生态与逻辑。

站在10周年的节点回望,拼多多不盲目追逐风口,始终聚焦电商主航道做深做透;反对“价格跑在品质前”,主张将消费升级从精英视角解放出来,归还给最广泛的消费者;提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甘愿牺牲短期利润,全力搭建共赢生态。

当东北林区家庭用上高性价比家电、西北高原的餐桌摆上鲜活螃蟹、西南山区能买到新鲜榴莲,互联网消费从一道“尝鲜甜点”变为全民共享的“基础主食”。拼多多的10年深耕不仅创造了产业效率,更为消费者带去了美好生活。

10年做一件实惠小事

宋宋第一次拼单购物在10年前。“有一起下单进口麦片的吗?”办公室里一位小姑娘举着手机喊。点开分享链接、选择“我要参团”、输入收件信息、支付订单,一通操作下来还不到1分钟。那是2016年1月28日,拼多多App上线的第3个月,宋宋购买了第一单商品,价格优惠了一半。

不同于当时电商主流的搜索式购物,这种由熟人推荐、多人拼团的新型购物方式,让宋宋感到十分新鲜。“不领优惠券、不加购物车,在微信里就能快速下单支付,还能收获与人分享的快乐。”她说。

拼单几次后,宋宋发现拼多多仿佛更懂她了:家居好物、当季水果……“每次登录,总能击中我的需求。”

10年前,拼多多还是电商领域的后起之秀,它通过创新的拼单模式将分散的消费需求集中起来,直接连接田间地头或源头工厂。从农产品到日用百货,这种产销直连的模式让消费这件小事变得实惠又有趣。

白嘎丽玛家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她记忆中的童年少电、没网,买菜要坐车去邻村,到县城采购来回一趟要花4个小时。那时网购不包邮、退货难等问题,使得村里人在“县”购和网购之间选择了不消费。

2021年,白嘎丽玛惊讶地发现村里通了路、通了电、有了网,草原也被纳入包邮范围,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网购了。她发现村里卖15元的棉线手套在拼多多上不到10元,买得多还更便宜;县城每平方米单价40元的地板革,拼多多的价格只要一半,且款式更丰富;村里买不到的洗衣液,拼多多可以包邮送到家。

作为拼多多的早期用户,宋宋在一次次拼单中感受到了平台的飞速成长。2016年3月,她拼一款手机充电线,但拼单失败;6个月后,拼多多年活跃买家超过1亿人。2019年7月,她拼单一块手机膜,几乎秒成功;这一年,在“百亿补贴”措施的带动下,平台年活跃买家达到5亿人。又过了2年半,这个数字接近9亿人;次年在拼单一架无人机时,已经能轻松拼成。

如今,白嘎丽玛在拼多多下单后,最快三四天、最晚一周就能收到商品。她还在拼多多上买了几个GPS(全球定位系统),装在领头羊身上,实时监控羊群位置,减轻了放牧的压力。农历五月敖包会举办时,白嘎丽玛和家人一起喝茶、吃肉、射箭、摔跤,她从拼多多网购的无人机从头顶飞过,记录下这个传统又热闹的日子。“电商送来的新工具让生活、挣钱变得更容易了。”她说。

再偏再远都要努力抵达

10年来,拼多多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遥远的边疆、幽深的村落,都有了它的身影。网购,不再是城市的专属名词。

在青海省夏吾特村,公保加是村里少有的大学生。他思想新潮,做事敢闯敢拼。这几年,看到村民们开始用智能手机刷短视频,公保加马上想到主动对接快递公司,在村里建起快递驿站,负责全村快递件的收发工作。

但是,夏吾特村人口少、位置偏,留守老人起初不太会网购,驿站每天最多能收到十几个包裹。公保加每隔一天去趟县城,取回全村的包裹,算上往返油费和房租,他贴进去不少钱。

转机出现在2022年。这一年,拼多多发起“西进行动”,通过模式创新和物流补贴,促使发往西部的包裹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村民网购更划算了。现在驿站每天收到的包裹超过100件,旅游旺季时甚至接近200件,其中超八成包裹来自拼多多。

10年深耕让实惠与便利抵达每一个角落

平台引领“电商西进”让夏吾特村的村民买东西更方便了。 张建/摄

“以前买东西是一份钱,运费又是另一份钱,很多人不愿意下单;现在不仅包邮,很多商品还有运费险,退货可以免费,大伙儿买东西的意愿高多了。”公保加说。

远在四川凉山的吉克古千10年前就网购过,但因为他所在的美姑县交通不便,从下单到收货至少要等1周,大大削弱了网购的乐趣。2020年以来,多多买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把站点开进美姑县,吉克古千才真切体会到网购的便利。

如今,饱满的阳光玫瑰葡萄、青绿的油麦菜、鲜活的鲈鱼,下单次日就能抵达这座凉山腹地的小县城,多多买菜的名字也被口口相传。作为多多买菜美姑县网格站负责人,吉克古千说:“多多买菜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吃鲜难的问题。”吉克古千介绍,受气候条件限制,当地很少种植绿叶菜,小时候家里一年到头都在吃酸菜炖土豆。现在新鲜蔬菜可以变着样地买,网格站每天仅鸡蛋就送出上万个。

10年深耕让实惠与便利抵达每一个角落

吉克古千将多多买菜的商品送到美姑县每一个乡镇。 李靖/摄

拼多多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不只是一家电商,更逐渐成为一种基础设施,让实惠与便利能抵达更远的地方。

建立多方共赢机制

10年来,直播带货、新能源造车、AI云计算、即时零售等轮番涌现,但拼多多始终专注电商赛道,坚持让利普惠。

回重庆山村工作的李春花,会帮73岁腿脚不便的老人买电饭锅、为64岁坚持砍柴做饭的阿姨买“劈柴尖”、替78岁独自生活的夫妻拼电磁炉……在这个平均年龄超60岁的村子里,李春花还“代购”过小板凳、洗衣机、农具、厨电等实惠好物,后来甚至教会不少老人操作网购。“老人们最在意几件事:东西要实惠,质量要过得去,关键是不能有邮费。”李春花直言,拼多多恰好满足了这些需求。

远在海南县城的陈晨自2016年首次拼单至今已近10年,她也从一名职场单身女性成长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于她而言,拼多多既像街边十元店,纸品、发饰、五金、文具等日用百货唾手可得;也像一座无所不包的百货商城,珠宝服饰、家电数码、潮流奢侈品应有尽有。

公保加每天处理村里往来的快递,对此更有感触:“每省下100元,就能在开学时给孩子多买一支笔、一双鞋、一个书包,甚至够有些家庭1周的生活费,大家自然乐意用。”尽管如今退换货很方便,但在他的驿站里,有时连着几个星期都没有一件退货,大家对拼多多网购的产品普遍比较满意。

10年时间里,拼多多的商品更丰富了、物流更快了、服务更完善了、场景更多了。尽管技术在迭代、规模在扩张、玩法在创新,但它始终坚守消费者导向,尊重消费者花的每一分钱。

如今10岁的拼多多愈发追求融合与共赢,正如其创始团队多次强调的要建立共同成长、多方共赢的机制,并将公司发展归因于始终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即摒弃零和竞争的帝国思维,转向以持续创新为基础,为消费者和社会创造增量价值。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桑雪骐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2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76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