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从七鲜小厨看刘强东的“全球化供应链” 野心

今日新闻 2025年07月27日 19:41 0 admin
从七鲜小厨看刘强东的“全球化供应链” 野心

出品 | 何玺

排版 | 叶媛

继进军外卖市场之后,京东再放大招。

7月22日,京东抛出重磅计划:未来3年将在全国布局1万家七鲜小厨,同时砸下百亿资金打造新型供应链,并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拿出10亿现金为1000道招牌菜寻合作,承诺每道入选菜品保底100万元分成,销量分成上不封顶。

七鲜小厨“万店”计划公布后,不少人将它和美团的浣熊食堂进行联想,认为两者是类似。但笔者要说的是,虽然两者在形式上有些相似,但从根本上来说,他们并不同类。美团“浣熊食堂”是一家轻资产的外卖集合店,店内商家几乎都是连锁餐饮品牌,比如老乡鸡、全聚德、云海肴等。七鲜小厨虽然也汇集了众多招牌美食,但它材、选址、装修、人力、房租、品控、外卖/自提履约全部由京东搞定,和美团浣熊食堂有根本的区别。

用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话来说,七鲜小厨是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01

七鲜小厨,重新定义外卖的餐饮“新物种”

确实如刘强东所言,七鲜小厨跟美团是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当前,这个餐饮“新物种”正通过供应链整合、运营创新和差异化竞争重新定义餐饮外卖。

外卖行业在经历十余年高速发展后,正面临双重挑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持续担忧与餐饮商家的经营压力并存。七鲜小厨的推出,正是京东针对这两大核心问题的战略布局。数据显示,中国外卖用户规模已突破7亿,其中51.15%的用户将商家评价作为首要选择标准,折射出对食品安全的普遍关注。当前市场中存在的"幽灵厨房"、卫生隐患严重的黑作坊,以及以次充好的预制菜商家,严重影响了行业信誉。

七鲜小厨的诞生,是京东对这两大核心问题的直接回应。负责人刘斌强调:"我们致力于帮助优质商家从'幽灵外卖'手中夺回市场份额。"这一差异化战略避开了与传统品质餐厅的正面竞争,转而聚焦低端市场中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竞争对手。其定价策略将补贴后价格锚定在10-20元区间,正是低质外卖最集中的价格带,通过提供同等价位但更高品质的选择来重塑市场格局。

供应链能力是七鲜小厨模式得以成立的基础,也是其宣称"可能是中国餐饮外卖市场15年以来最大供应链模式创新"的底气所在。京东将二十余年积累的供应链管理经验移植至餐饮领域,构建了从原料采购到冷链配送的完整体系,实现了对传统餐饮管理模式的重构。

食材采购环节,依托京东现有供应链资源,直接对接中粮等大型供应商,确保食材可追溯性和品质稳定性,同时降低采购成本。预处理环节,采用"中央厨房+净菜工厂"模式,由合作工厂完成标准化切配和检测,通过冷链配送到店,既规避了传统后厨的卫生风险,又提升了操作效率。质检体系,建立40项高标准检验流程,涵盖环境、水质等六大维度,并与专业机构合作消杀,将食品安全从商家自律升级为平台保障。

这种集约化供应模式使单店坪效提升2-3倍,为"三年万店"计划奠定基础。

透明化运营是七鲜小厨获取消费者信任的重要策略。七鲜小厨所有门店采用透明橱窗设计和24小时直播,消费者可实时观看制作过程,将食品安全承诺可视化。门店均设在临街位置并支持自提,与"幽灵外卖"形成鲜明对比。

创新的"菜品合伙人"机制,更是重构了平台与商家关系。京东日前宣布,投入10亿元现金,面向全国招募1000道招牌菜的合伙人,这些合伙人只需提供菜品配方并参与研发,无需承担任何开店资金、人力成本及运营风险。作为回报,每道入选菜品合伙人可获得100万元现金保底分成,后续还能根据销量获得上不封顶的持续分成。这一机制从根本上重构了平台与餐饮商家之间的关系,将传统的外卖平台抽佣模式转变为利益共享的伙伴关系,为解决餐饮行业长期面临的增长瓶颈提供了全新思路。数据显示,该计划公布后仅一天就收到近8000份报名,目前报名总数已超过2万份,吸引了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鸡、朴大叔拌饭等知名品牌的积极参与。

可以看到,通过供应链整合、运营创新和差异化竞争,七鲜小厨不仅重塑了外卖形态,更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02

七鲜小厨革新的远不止外卖

事实上,七鲜小厨对外卖市场的重构只是其对餐饮变革的一个侧面,其颠覆性远不止于此外卖之外,这个"新物种"正通过供应链深度整合、标准化运营体系构建以及"机器人现炒+全流程品控"的技术应用,悄然重塑中餐行业的底层逻辑。

长期以来,传统连锁中餐行业都面临着"连锁不连味"的标准化困境根源不仅在于供应链的分散化和非标化,更在于传统连锁中餐品牌的区域保护机制。传统加盟体系通过区域独家授权维持品牌价值,却人为分割市场,阻碍了优质菜品的全国流通。

七鲜小厨的自营模式打破了传统连锁中餐"自有供应链+区域保护协议"的壁垒,使合作伙伴能够快速获得与头部连锁相当的供应链能力。其创新的"合营模式"与"菜品合伙人"机制更重构了餐饮品牌的价值链分工。

传统连锁餐饮存在固有矛盾:品牌方追求快速扩张却难以管控品质,加盟商则受困于高昂的加盟费和原材料成本。七鲜小厨的"合营模式"与"菜品合伙人"机制打破了这种零和博弈,重新定义了产业链的价值创造与分配方式。

与传统"二房东"式加盟不同,七鲜小厨由京东承担选址、建店、租金等成本,餐饮商家仅需以"菜品合伙人"身份参与菜品开发,双方共享销售分成。这种模式下,京东成为深度合作伙伴,餐饮品牌则转型为"轻资产创作者",专注于菜品研发。

"菜品合伙人"机制则创新性地将"区域保护"转变为"菜品分成",参与者提供招牌菜配方即可获得100万元保底分成及后续销售分成,使地方特色美食能够突破地域限制。

此外,中餐烹饪向来以"锅气"和"手艺"为灵魂,但这种依赖厨师个人技艺的传统模式也成为连锁标准化的最大障碍。针对中餐依赖厨师技艺的标准化难题,七鲜小厨通过"机器人现炒+全流程品控"技术,在不牺牲"现炒"特色的前提下实现了口味一致性与可复制性。

在生产线前端,七鲜小厨与橡鹿科技等炒菜机器人企业合作,引入具备"万次口味一致"能力的智能炒制系统。操作演示显示,一道小炒黄牛肉的人类厨师制作时间约10分钟,而炒菜机器人仅需3-5分钟完成,且一名员工可同时管理3台机器,效率提升显著。更重要的是炒菜机器人的两个关键指标:一万台机器炒同一道菜口味一致、一台机器炒同一道菜万次口味一致,这直击中餐连锁"千店千味"的痛点。

机器人烹饪的价值不仅在于效率提升,更在于工艺数据的沉淀与应用。每一道菜的炒制参数(如温度曲线、时间控制、投料顺序)都被转化为可存储、可复制的数据资产,彻底改变了中餐技艺依赖师徒传承的传统模式。以宫保鸡丁为例,七鲜小厨将配菜误差控制在±5克内,通过程序化设定确保全国门店口味统一。这种数据驱动的标准化使得传统中餐的"秘方"转变为可量化、可验证的工艺参数,既保护了知识产权,又实现了规模化复制,解决了连锁中餐长期面临的核心矛盾。

目前来看,七鲜小厨"供应链+机器人现炒+全流程品控"模式对传统中餐连锁的至少将带来以下几项实质性影响。一成本结构的改变。统中餐连锁的人力成本约占营收25-30%,而七鲜小厨通过机器人应用将人力成本降至40%以下。北京市场数据显示,普通厨师月薪约8000元,年成本近10万元,而商用炒菜机器人采购价仅数万元,且可24小时运转,大幅降低了标准化成本;二食品安全的升级。省去门店洗切环节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更从源头减少了食材污染风险。传统餐厅常见的后厨卫生问题在七鲜小厨模式中得到系统性解决;三扩张速度突破。传统中餐连锁因厨师培养周期长而扩张缓慢,而七鲜小厨的模式使其能够实现"日均开业9家"的快速布局,这或彻底改变中餐市场的格局。

当然,七鲜小厨的这套标准化体系并非完美无缺。比如机器人炒制的菜品缺乏“灵魂”,断电等意外情况也会导致机器重启、半成品浪费,万店规模化问题等。但这些“小问题”并不能否定七鲜小厨模式的开创性价值——它首次在中餐领域实现了"工业化现炒",在不完全牺牲中餐特色的前提下找到了标准化与风味保持的平衡点,为连锁中餐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03

七鲜小厨,推动中餐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聊完七鲜小厨对外卖市场和传统中餐的革新,接下聊聊七鲜小厨更有意义的价值——推动中餐走向世界。

在全球化的今天,饮食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关键载体。尽管中餐广受世界欢迎,却始终面临标准化难、供应链分散、品牌影响力弱等全球化障碍。京东七鲜小厨创新性地采用"自营重资产+菜品合伙人"模式,投入百亿资金布局万家门店,不仅颠覆了传统外卖行业格局,更可能为中餐全球化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

七鲜小厨依托京东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构建了三级火箭式供应链模型:上游整合中粮、益海嘉里等头部供应商资源,实现全球优质食材规模化采购;中游建立区域中央厨房和净菜工厂,完成食材标准化处理;下游通过高效冷链物流网络实现精准配送。这种"集中采购+区域加工+统一配送"体系,使单店食材成本较传统餐厅降低15%以上,同时显著提升了品质稳定性。

这一供应链创新对中餐全球化意义重大。全球范围内的食材本地化适配一直是中餐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京东的全球供应链资源可延伸至海外市场,通过与国际头部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有效解决海外发展中餐的食材供应问题。例如,中粮集团的全球采购网络可直接支持七鲜小厨的海外扩张,确保核心调味料的全球统一供应,而蔬菜、肉类等新鲜食材则可在当地采购后,经中央厨房标准化处理,保证全球门店口味的一致性。

更重要的是,七鲜小厨的供应链模式突破了传统中餐连锁对"自有供应链"的依赖。传统中餐品牌扩张时往往需要自建供应链,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七鲜小厨通过平台化共享供应链,使中小餐饮品牌甚至个体厨师都能以较低成本接入高标准供应链系统。这种"供应链即服务"理念将大幅降低中餐品牌的国际化门槛。待七鲜小厨的万家网络建成后,任何地方特色菜品都可借助这一网络快速覆盖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无需每个品牌单独构建供应链体系。

针对中餐全球化的第二大障碍——标准化难题,七鲜小厨创新性地采用"供应链+机器人现炒+全流程品控"模式,实现了中餐制作从手艺到科学的跨越。其"菜品合伙人"机制巧妙平衡了标准化与特色化的矛盾:品牌或厨师提供核心配方,京东负责工业化适配和标准化生产。这一模式既保留了中餐的多样性,又实现了规模效应。在全球市场推广时,各地特色中餐可通过七鲜小厨平台快速复制,既保持原有风味,又符合当地食品安全标准,真正实现"全球本土化"。

中餐全球化的第三大障碍是品牌碎片化。除少数头部品牌外,绝大多数中餐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单独出海风险高。七鲜小厨的"菜品合伙人"机制构建了全新的品牌聚合平台,让分散的中餐品牌能以"轻资产"方式走向全球。这一机制重新定义了平台与品牌的关系:不同于传统外卖平台仅作为流量分配者,七鲜小厨采用"100万保底分成+销售提成"模式,实质上是购买菜品IP的商业化权,品牌方无需承担市场开拓成本。在全球市场推广时,各国消费者可在同一家七鲜小厨门店品尝到来自中国各地的正宗菜品,而这些品牌可能尚未在当地设立实体店。

七鲜小厨的全球扩张还将产生显著的生态协同效应。京东集团旗下拥有七鲜超市、京东物流、达达快送等多个业务板块,这些资源在海外市场可形成强大合力。例如,七鲜超市的海外门店可直接作为七鲜小厨的落脚点,复用现有物业和客群;京东物流的全球网络可支持食材配送;菜品合伙人则可借助京东全球供应链实现"菜品出海"。这种生态化扩张模式,较传统中餐品牌的单打独斗更具竞争力。

尤为关键的是,七鲜小厨通过"透明后厨+24小时直播"构建的信任机制,将重塑全球消费者对中餐的认知。针对海外中餐馆常因卫生问题受质疑的历史痛点,七鲜小厨全流程可视化的生产方式,配合香港史伟莎等专业机构的第三方检查,能够建立高于当地标准的食品安全形象。这一信任背书对中餐全球化至关重要——当消费者通过七鲜小厨体验到高标准的中餐后,对整个中餐品类的认知都将提升,从而惠及所有中餐品牌。

纵观历史,饮食文化的全球传播不仅是味道的征服,更是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革新。七鲜小厨通过供应链重构、标准化革命和平台化聚合,有效解决了制约中餐全球化的三大瓶颈。当七鲜小厨的万店网络从中国扩展至全球,这不仅是一个商业品牌的成功,更是中餐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届时,七鲜小厨不仅是全球化餐饮品牌,也是全球供应链品牌。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