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中美釜山会晤改写半导体博弈,荷兰陷入战略误判尴尬境地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2日 06:33 0 admin

一场一个多小时的元首会晤,让荷兰政府陷入尴尬境地,却为中国高端制造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

中美两国元首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会晤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经过1小时40分钟的会谈,双方达成了重要共识,美方同意暂停实施9月29日公布的“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也相应暂停了原计划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等措施。


这一年的暂停期为中方企业提供了关键缓冲期。


中美釜山会晤改写半导体博弈,荷兰陷入战略误判尴尬境地

01 战略误判:荷兰的贸然行动与全球供应链震荡


在中美釜山会晤前,荷兰政府进行了一场风险极高的博弈。9月30日,荷兰搬出1952年的《荷兰对外经济关系法》,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强行接管了闻泰科技收购的安世半导体在荷兰奈梅亨的全球总部。


这一决定基于美国9月29日出台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该规则规定中资持股超过一半的企业都将受到美国制裁。荷兰可能期望通过此举一箭三雕:既让安世避开制裁,又能将企业收归国有,同时向美国展示忠诚。


然而,荷兰的算计很快落空。安世半导体全球总部被接管后,关键岗位的核心员工纷纷辞职,企业内部陷入混乱。更严重的是,安世八成封装工作依赖中国供应链,这一中断导致欧洲车企面临芯片短缺。


德国大众狼堡工厂因缺芯停产三天,宝马慕尼黑工厂也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欧洲车企平白无故成了荷兰操作的“牺牲品”。


02 中美共识:釜山会晤的战略意义与全球影响


中美釜山会晤是自2025年初美国对华发动关税战以来,双方在5月日内瓦会谈达成阶段性协议后的一次关键战略沟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建设性谈话,双方在多项经贸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除了暂停“50%穿透性规则”外,美方还取消了针对中国商品的10%“芬太尼关税”,暂停了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措施一年。这些措施直接降低了中国对美出口企业的成本,提升了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本次会晤最大的亮点在于芯片出口管制有所放宽。美方适度放宽了芯片出口管制,这为国内中低端芯片应用、设备进口及产业链合作创造了空间。


中美关系缓和通常伴随A股风险偏好回升。从历史规律看,如2018年12月G20峰会后中美暂停新增关税措施,A股出口链曾迎来4个月的超额收益行情。


03 稀土博弈:中国的战略反制武器


面对荷兰的单边行动,中国手中握有一张强有力的反制牌:稀土管制。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部分中重稀土及其相关物、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相关物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此次管制不仅新增了钬、铒、铥、铕、镱等多种稀土金属,还涵盖了稀土分离设备、磁材加工设备及稀土生产技术。


稀土作为战略金属,在现代高科技产业和国防工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荷兰的阿斯麦公司生产光刻机必须使用镝、铽等重稀土,而这些稀土供应链九成以上集中在中国。


中国的稀土管制措施具有精准反制特点。不同于一刀切的全面禁运,中国采取了更为精细化的管理策略,既维护了自身战略利益,又避免了全球供应链的突然断裂。这种有管控的出口策略,使得任何国家在对中国高科技企业采取单边行动时,不得不考虑其带来的连锁反应。


稀土反制不仅影响到荷兰,也对整个欧洲高端制造业形成警示。欧洲在新能源汽车、风电、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对中国稀土有深厚依赖,这将促使他们在对华政策上更加慎重。


中美釜山会晤改写半导体博弈,荷兰陷入战略误判尴尬境地

04 战略转折:中美缓与荷兰的孤立


中美釜山会晤成果让荷兰陷入更深的困境。美国暂停“穿透性规则”一年,使荷兰失去了接管安世的法理依据。荷兰现在手捧一个“烫手山芋”——企业价值已受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后,荷兰于10月21日试图与中方谈判,但未获回应。毕竟他们是先破坏规则的一方,没有说谈就谈的道理。


中美双方的共识建立在相互依赖的战略平衡基础上。对美国而言,中国的稀土管制精准击中其制造业命脉。稀土作为半导体芯片、军工装备、电动汽车等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原材料,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关键地位。


对中国而言,半导体领域的差距构成现实制约。尽管本土芯片产业在美方持续制裁下加速自主研发,2024年研发投入增长20%,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此时需要缓冲期以推进技术攻关与产业链完善。


05 未来展望: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构趋势


中美贸易战的“暂停键”,本质是给了双方“重新校准关系”的机会。未来一年,如何在竞争中守住合作底线,将成为决定关系走向的关键。


对中国而言,需抓住缓冲期加速核心技术突破,缩小半导体等领域的差距,同时巩固稀土等战略资源的产业链优势,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对美国而言,需摒弃“脱钩断链”思维,认识到对华限制最终会反噬本土企业——正如英伟达、英特尔等巨头警告的,失去中国市场将削弱其研发能力与就业岗位。


从全球视角看,中美作为最大经济体,其互动模式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釜山会晤传递的“对话比对抗好”的共识,若能转化为长期行动,将为国际社会提供“竞争不冲突”的范本。


中美釜山会晤改写半导体博弈,荷兰陷入战略误判尴尬境地

安世半导体事件已成为大国博弈的试金石。11月1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荷兰政府对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导致了目前全球产供链的混乱”。中方同时表示,将考虑对企业实际情况给予豁免,展现了务实与灵活的态度。


游戏规则已经改变:大国博弈不再是简单的对抗,而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复杂棋局。未来12个月,中美将进入一个边谈判边备战、边合作边竞争的新阶段,而荷兰的遭遇警示各国: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队需格外谨慎。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