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人在湖南躺枪!徐州冒出 90 笔哈啰订单,平台竟让她自证没骑车?真相太气人

AI科技 2025年09月28日 09:33 1 aa

“我人在湖南待了快三年,连徐州的方向都摸不清,怎么可能在那儿骑了 90 多次单车?”9 月中旬,湖南姚女士对着手机屏幕里的账单,气得手都在抖。更让她窝火的是,哈啰客服非但不查问题,反倒甩来一句 “你得证明不是自己骑的”。 这跨了上千公里的 “幽灵订单” 到底咋来的?平台甩锅的操作背后,藏着多少用户不知道的猫腻?

人在湖南躺枪!徐州冒出 90 笔哈啰订单,平台竟让她自证没骑车?真相太气人

事情的起因,是一条偶然刷到的帖子。9 月 14 号那天,姚女士在社交平台上闲逛,看到有人说自己的账户里莫名多出一堆非本人的消费订单,心里咯噔一下 —— 她上回打开哈啰单车 APP,还是 2021 年的事儿了。 她赶紧点开自己的账户,加载页面的几秒钟里,手心全是汗。等账单刷新出来,姚女士直接懵了:从 2023 年到 2025 年,足足 90 多笔骑行记录,每一笔的使用地点都显示在江苏徐州,扣款全是通过支付宝免密支付完成的。 更离谱的是,APP 里的个人信息居然显示她是 “徐州用户”,可她打 2022 年起就定居湖南,别说去徐州,就连江苏的亲戚朋友都没有。绑定账户的手机号用了整整十年,压根不存在 “上一任号主遗留订单” 的可能。

姚女士第一时间就想找哈啰讨说法,可人工客服比登天还难接通。她对着电话按了十几次数字键,听了无数遍 “正在为您转接” 的提示音,折腾了快俩小时,才终于有人接电话。 客服的回应却轻描淡写,要么说 “可能是你把账号借给别人了”,要么猜 “是不是上一任号主还在用车”,压根不听姚女士的解释。 姚女士急了,提出要查异地登录的 IP 地址,这总能证明自己没去过徐州吧?可客服一口回绝,理由竟是 “涉及他人隐私”。 9 月 16 号,哈啰那边再次联系她,态度更坚决:“这事儿跟系统没关系,钱不能退。” 还撂下一句让姚女士哭笑不得的话:“你得拿出证据,证明不是你本人在徐州骑的车。”

人在湖南躺枪!徐州冒出 90 笔哈啰订单,平台竟让她自证没骑车?真相太气人

“我没做过的事儿,怎么证明?难道要我去开个‘我没去过徐州’的证明吗?” 姚女士又气又无奈,她在网上一搜才发现,遭遇类似 “幽灵订单” 的人还不少:有人在广东,账户却出现了东北的骑行记录;有人卸载 APP 一年多,还在被悄悄扣费。 一肚子委屈的姚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了上海 12345 市民服务热线 —— 毕竟哈啰的注册地在上海。接线员听完她的遭遇,立刻帮她转接了相关监管部门,这才让事情有了转机。

9 月 17 号,哈啰的工作人员终于主动打来电话,这次的说法跟之前完全不一样。对方支支吾吾地解释,说问题可能出在姚女士 2019 年买过的一个手机号上:“那个号码你用了几个月就欠费注销了,下一任号主骑车的时候,系统就从你账户扣钱了。” 姚女士当场就提出了疑问:“手机号早就注销解绑了,别人登录凭啥扣我的钱?你们系统连这个都分不清楚吗?” 面对这个关键问题,工作人员却含糊其辞,只说 “具体原因还不清楚”,然后匆匆表示会把 90 多笔订单的钱原路退回。

人在湖南躺枪!徐州冒出 90 笔哈啰订单,平台竟让她自证没骑车?真相太气人

虽然钱退回来了,但姚女士心里的疙瘩压根没解开。她最想知道的是,自己的账户到底出了什么漏洞,可哈啰始终给不出让人信服的答案。 扬子晚报的记者也帮着追问,哈啰客服先是要求记者提供一堆证件,说 3 到 7 个工作日给回复,可直到 9 月 23 号发稿,记者连个影子都没等到。 姚女士叹气说:“我不是差这点钱,就是想要个说法,平台这么糊弄人,以后谁还敢用?”

这事传到网上,网友们炸了锅,评论区里全是吐槽和愤怒。 有网友吐槽:“这操作太恶心了!平台自己的系统漏洞,凭啥让用户自证清白?” 还有人分享自己的经历:“之前我也被莫名扣费,客服跟踢皮球似的,最后还是投诉到监管部门才给解决。” 更有懂行的网友分析:“这明显是账号和手机号解绑机制有问题,用户注销手机号后,平台没及时切断支付关联,说白了就是技术不到位,还不想担责任。” 不少人看完都赶紧去关了免密支付:“太吓人了,说不定我账户里也有隐形账单,赶紧关了踏实!”

人在湖南躺枪!徐州冒出 90 笔哈啰订单,平台竟让她自证没骑车?真相太气人

在我看来,这事儿最让人愤怒的,不是系统出了错 —— 毕竟再完善的系统也可能有漏洞,而是哈啰处理问题的态度。 从一开始的甩锅、刁难,让用户 “自证清白”,到后来的敷衍解释、回避关键问题,全程都透着一股 “店大欺客” 的傲慢。 要知道,用户把支付信息绑定在平台,是出于信任,可哈啰却连最基本的账户安全都保障不了,出了问题还不想负责,这寒的是所有用户的心。 姚女士说的一句话特别在理:“钱退了就行,但你们得把漏洞补上啊,不然还会有下一个‘我’遭殃。”

现在,姚女士已经把支付宝里的免密支付全关了,每次想起这事儿都觉得后怕。 而哈啰呢?直到现在也没公开说明系统到底出了啥问题,更没给用户一个正式的道歉。 这起 “幽灵订单” 事件,其实给所有互联网平台敲了个警钟:用户的信任不是大风刮来的,出了问题别想着甩锅,坦诚面对、及时整改才是正道。 同时也给咱们普通人提了个醒:赶紧检查一下手机里的免密支付,没用的赶紧关掉,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

人在湖南躺枪!徐州冒出 90 笔哈啰订单,平台竟让她自证没骑车?真相太气人

说到底,互联网服务的核心是 “人”,不是冷冰冰的代码和敷衍的客服。 希望哈啰能真正重视起来,把用户的安全放在心上,而不是等出了问题才想着 “花钱消灾”。 毕竟,失去信任只要一瞬间,赢回信任却要花上千倍百倍的努力。 也希望姚女士的遭遇能推动平台完善机制,让更多人不再遭遇这种 “躺着中枪” 的憋屈事儿。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