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山姆要"淘宝化"了?阿里前高管空降山姆遭抵制,畸形大促该停了!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11日 20:44 0 aa

阿里前高管刘鹏入职山姆引发广泛争议,核心矛盾并非个人本身,而是他背后代表的阿里系、淘宝系“大促逻辑”——那种让商家焦头烂额、消费者疲惫不堪的“卷上叠卷”式促销,早已让市场积攒了太多不满。

山姆要"淘宝化"了?阿里前高管空降山姆遭抵制,畸形大促该停了!

不少人坦言“多年没在双十一买过东西”,商家更是直言“痛恨双十一”,这场争议的背后,是对畸形大促生态的集体吐槽。

淘宝系主导的大促模式,早已脱离了“让利消费者”的初衷,变成了平台、商家、消费者的三方内耗。

山姆要"淘宝化"了?阿里前高管空降山姆遭抵制,畸形大促该停了!

对商家而言,大促不是选择题,而是“不参加焦虑、参加血亏”的必答题平台为了营造“全年最大折扣”的噱头,会对商家提出硬性要求:必须备足库存、拉满价格福利,才能获得核心推荐位。而电商流量高度集中,前两页商品占据95%的销量,后面的仅占5%,商家为了挤上推荐位,只能被迫接受平台的“霸王条款”。

更不合理的是推荐位的“人为操控”。像双十一这样的大促,看似零点开抢,实则早在两个月前就已定下核心“金刚位”归属——谁能承诺冲业绩、备足货、压低价,谁就能拿到流量红利。

山姆要"淘宝化"了?阿里前高管空降山姆遭抵制,畸形大促该停了!

但按照平台要求的价格售卖,商家几乎必然血亏。以卖床垫为例,同行都参加大促卖了两个亿,自己不参加就是零销量,焦虑之下只能跟风;可一旦参与,拉满所有权益后,利润早已被挤压殆尽,甚至倒贴成本。

大促后的库存积压,更是商家的“噩梦”。比如备了一万件货,即便卖出5000件,剩下的5000件也难寻出路。若在自家店铺低价清仓,不仅会冲击正价商品,还可能引发前期消费者退货;最终只能卖给尾货商,而尾货收购价往往低至一折。

商家算下来,大促要承担5%的直接亏损、25%的退货率损失,再加上20%-30%库存的折价处理,无论怎么操作都是血亏,所谓“大促冲业绩”,不过是用亏损换流量的虚假繁荣。

这种畸形模式还催生了商家的“套路应对”:不少商家会在8、9月份提前调价,到双十一再配合平台发券,看似折扣力度大,实则消费者并未真正受益。

而消费者也被大促PUA得疲惫不堪:茶叶要按箱买,还附赠一堆小样;商品价格藏在复杂的满减、叠券规则里,再加上“倒数3秒”“仅限500件”的情绪渲染,让人在晕头转向中冲动消费,事后往往后悔不已。、

平台频繁推出双十一、双十二、年货节、三八节等各类大促,让“促销”变成常态,消费者的决策成本越来越高,对大促的信任度也持续下滑。

反观山姆的销售模式,恰好戳中了市场的痛点:仅设两档会员卡,价格统一透明,会员价直接打折,卓越会员再享额外优惠,没有复杂的满减规则,线上线下同价。

山姆要"淘宝化"了?阿里前高管空降山姆遭抵制,畸形大促该停了!

山姆不搞情绪营销,只清晰标注商品的重量、产地、价格,让消费者“所见即所得”,无需在规则里“算数”,也不用被饥饿营销裹挟。这种简单、透明、不搞套路的模式,与淘宝系“卷上叠卷”的大促形成鲜明对比,也难怪大家反感刘鹏所代表的大促逻辑。

市场真正需要的,不是靠亏损换流量的虚假繁荣,而是回归商业本质的良性竞争。

商家希望告别大促,在日常销售中拼产品、拼服务、拼能力,而非拼谁愿意亏更多钱;消费者也期待摆脱复杂规则和情绪PUA,能以合理价格买到需要的商品。

阿里前高管入职山姆引发的不满,本质上是对畸形大促生态的集体反抗——大家讨厌的不是某个人,而是那种让所有人都身心俱疲的内耗式竞争。期待市场能少一些套路化大促,多一些真诚的价值供给,让商业回归简单与理性。

#财经##经济##山姆##阿里##品牌##商业大事议##企业##时事热点头条说##上头条 聊热点##热点#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