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AI科技 2025年11月07日 02:47 0 admin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贴吧,咋还没凉呢?

2015年,贴吧注册用户超过了10亿,占据中文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如今,贴吧生态全面崩塌,活跃用户不及巅峰期的3%。

互联网,向来是得用户者得天下,天胡开局的贴吧,为啥被淘汰的这么快?

有人说,这全怪贴吧转型太慢,没能登上新时代的船。

但实际上它的衰落并非偶然。

毁灭贴吧的不是其他平台,而是某些人的短视与贪婪。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曾经互联网最顶级的平台,贴吧的兴与亡。

贴吧为什么被封神?

很多人很好奇,十多年前的贴吧为什么被封神?其实它成功的秘诀早就被贴在了主页上。

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果你是一名早期的贴吧用户,2003年时,当你在电脑端登录贴吧时,就会看到这样一段话——“传统搜索引擎局限于搜寻互联网上有限的‘已存在’信息。

虽然某度已能搜寻高达2亿中文网页上的信息,但跟8000万中国网民脑中的所有知识之和相比,仍然只是沧海一粟。

‘贴吧’诞生的意义,是让您可以把头脑中的知识、想法和经验与大家分享,让中国网民不但能搜寻网上“已存在”的有限信息,还能搜寻人类头脑中那些互联网上“没有”的无限信息。

唉,现在的互联网产品,谁还会在自家主页上写这么啰嗦的一大段话呢?当年的贴吧会。

不说排版美丑,如今再看这段话,感觉就像一个热情的年轻人,急不可耐的把自己的想法和真心话向你倾诉,粗糙的页面下,是中文互联网刚起步时的赤诚之心。

在我看来,这种试图抹平网络和现实的边界,让信息奔向“无限”的理想,相当浪漫,唉,可惜啊,如今的某度,好像丢掉了这份情怀。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早期的贴吧,确实迸发出了近乎无限制的自由度和无差别的开放。任何人都能申请任何关键词的独立贴吧,发布的内容更是随心所欲。因此,当2005年超级女声的泼天流量到来时,贴吧才能轻松的吃下它。

说实话,我觉得啊,不是超女捧红了贴吧,而是当年的贴吧时刻做好了迎接流量的准备,给它任何一个风口,它都能飞起来。

在超级女声最火的时候,平均每秒就有4个人在相关贴吧发帖,光是李宇春、周笔畅和张靓颖三个人的相关帖子,总数就超过了1000万。

对如今的自媒体平台来说,这个数据平平无奇,但那可是05年啊,那会还有4成网友要靠拨号上网呢!贴吧能有这种流量,堪称奇迹啊。

贴吧的管理呢,就更理想化了,那会啊,主要靠“吧主”和“吧务”,他们是用爱发电的典范,99%的贴吧管理人员都是义务劳动,用户们会主动维护各个贴吧的精品区。

在需要干货和信息差的领域,譬如各种考试、考证相关的贴吧,你大概率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甚至想在某个陌生的行业创业,都能在贴吧找到人手把手教你。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就算没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把问题描述一下,也往往会有高人来答疑解惑。

时任某度副总裁的梁冬和首席产品设计师俞军都表示过,“贴吧改变了用户在网络互动平台中,只能被动参与的局面。真正实现了用户‘由客到主’的转变”。

这种设计,让贴吧完全属于参与其中的所有人,从吧主的选择,到发帖的成员,都不受互联网公司的约束。

对互联网大厂来说,这肯定是不好的,因为掌控力度弱,不利于变现,但对用户来说,这叫啥?这就是赛博乌托邦啊!

不光是自由、实用,那会的贴吧还有趣,得天独厚的环境让贴吧在之后的十年里,迅速成了流行文化和草根文化的发源地。从李毅吧到魔兽世界吧,从“屌丝”、“然并卵”到“贾君鹏”。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从“火钳刘明”、“打酱油”、“狗带”到“醒工砖”贴吧文化,甚至一度重塑了中文语境。

哦对,还有个让人忍俊不禁的梗,你知道“度娘”这个词咋来的吗?因为某种位列十二生肖之一,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家禽,没有自己的贴吧。因此,网友称某度为“度娘”。

这个梗虽然听着有些粗俗,但能流传到今天,足以证明贴吧文化的生命力。

当然,过度开放包容并非全是好事,当年的贴吧也出现过很过乱象,譬如动不动就有爆吧事件,2008年东方神起吧就遭遇过爆吧,堪称赛博霸凌。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再譬如曾经出现过一些明显不合法的贴吧,像全国小偷交流技术的“贼”吧和著名的“戒赌吧”。但是瑕不掩瑜,在那个以文字信息为主的年代,贴吧是当之无愧的行业T0。

贴吧的黄金年代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贴吧在这场灾难中表现相当出色。灾难发生三天后,网友们就在汶川地震寻人吧发布了159个主题贴,跟贴数达达到了1276篇。

到了5月19日,这个特殊的贴吧里已经聚集了将近1万个寻亲和报平安的主题贴子,有近10万个回复,是当时相当重要的信息中转站,用户对贴吧的好感度来到了一个巅峰。

用户的好感度高了,人数自然就上去了,到了2009年,贴吧月活突破了1亿,日访问峰值最高能到10亿次,同年,贴吧推出了一款子产品”i贴吧”,一上线,注册人数就突破了6000万。

那会,贴吧的流量在某度的所有产品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搜索和MP3业务。但在无数吧主和吧务的帮助下,贴吧的运营成本,可比另外两项要低得多。

2010年,贴吧的注册用户突破了6亿,上线了图片上传功能,贴吧正式迎来了它的黄金年代,那会,每天有500万张图片被上传到贴吧,日访问量峰值能突破10亿,每秒有1.16万次访问。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2013年,贴吧开始进军移动社交领域,初期的效果也不错,13年11月贴吧上线兴趣群组,一周之内,群组数量就达到40万个;27天后,群组数量突破200万。

同年,贴吧第一次上线了SNS游戏“世界杯竞猜”,1600万人参与互动。

2014年,贴吧在移动端进行了一次全面改版,最重要的举措是添加了“@用户”的功能,可别小看这个改动,它直接让贴吧日均APP打开次数突破了2亿。

试想一下,有人@你,软件上出现个小红点,你能忍住不点开?欸,反正我忍不住!

等到2015年,贴吧的月活用户突破了3亿,是同时期微博的1.8倍。累计注册用户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亿,最可贵的是,这些用户大多是15-35岁的年轻人,70%的用户是95后。

那段时间,可谓是贴吧的黄金年代。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曾经的贴吧,也是时刻紧跟时代潮流的,倘若它再坚持几年,就能迎来短视频和直播的时代。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那时,以贴吧的用户基数,肯定能在这个行业里大有作为。但可惜啊,世上没有后悔药,贴吧用一系列糟糕操作,把自己从云端踹到了深渊。

贴吧三宗罪,广告、卖吧、大删帖

面对巨大的流量和年轻化的用户群,某度,肯定是想要变现的,照理说,这不会太难,如此优秀的基本盘,随便搞搞就有大把捞钱的路子,可某度偏偏选了最烂的几种方法。

首先是打广告,这听上去很正常对吧。但贴吧却让用户体验大幅下跌。

2009年3月27日,贴吧推出了“商业化皮肤”功能,说白了,就是在登录界面插入广告,试图以此取代经典蓝白界面,但因用户强烈抵制,仅仅一天,就被迫恢复了原貌。

为了降低用户的敏感度,加强对平台的控制,它们开始拆毁贴吧的包容性,以此降低贴吧的“去中心化”。

2009年4月15日,建立新吧的标准被提高,用户需要提交申请,在审核通过后才能建吧,结束了此前“发新帖即建吧”的自由模式,削弱了贴吧的开放性。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5月,某度又把国内各高校的贴吧被强制关闭,7月改版为“班级俱乐部”,切断学生自发组织的讨论空间,引发了学生群体的强烈不满。

之后,贴吧又开始推行验证码和IP封禁功能,为广告布局做好了准备。

2010年,随着竞争对手退出中国市场,某度放飞了自我,广告开始越来越无节制,但到现在为止,贴吧的一切正常功能还能使用。

虽然程序繁琐了一些,审核严格了一些,但自由度依旧远超其他平台,而且,这种审核也避免了像“贼吧”这种抽象贴吧的出现,也算是好事。

因此,贴吧用户那段时间不降反增,但2012年,贴吧搞了个“贴吧合伙人”,尝试将垂直领域的贴吧运营权外包,这招啊,可就太损了!这项业务的客户,主要买的都是医疗类贴吧。

2016年1月10日,网友“蚂蚁菜”发帖,称自己是血友病吧的原吧主,但是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吧务组成员却遭到单方面撤换,空降了一个官方吧主,而她的原账号已经无法正常发帖。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后续有网友发现,“某度40%的热门疾病吧已经被卖”。这一次,某度对舆论的反应速度很快。事件曝出24小时之内,官方就与原吧主沟通,撤下了空降的吧主。

紧急叫停了所有病种类贴吧的商业合作。那些买吧的商家,自然也就吃了个大亏。

有地区吧代运营商称,卖吧的适合,某度曾承诺“一年赔二年平三年赚”,结果吧买了,却遭到“一年关停”,直接血本无归。

这波啊,这波真是大家一起输,贴吧公信力大幅下降,用户被广告狠狠恶心,打广告的运营商被耍了一道。谁都别想有光明的未来。

时任贴吧事业部总经理、贴吧产品的直接负责人陆复斌,在此次事件一周后接受《财经》采访时透露,在营收上,贴吧对某度的贡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试图以此表示“我们没用贴吧捞钱”。但此时,贴吧合伙人已经推行四年了,大家猜猜,这四年里,有多少人通过贴吧渠道填满了自己的钱包?

到这里,贴吧其实还有无数机会在下坡路上踩刹车,真的,贴吧巨大的体量和优秀的生态,给了这个社区太高的容错了。可接下来发生的,却是一场席卷全吧的删帖潮。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或许是为了挽回形象,或许是为了进行风评管控,贴吧的帖子从2015年开始被删除的概率格外高,有用户反应,讨论疾病治疗时,只要提及“钱”“药物价格”等词汇,即会触发系统删帖。

到了2016和2017年,贴吧因曾经的乱象成了互联网内容治理的重点关照对象,但此时的贴吧,已经有累计35亿条帖子,646亿条回复,这咋治理?

于是,他们在2017年1月1号,来了个狠的,把贴吧里所有的2017年之前的帖子,都给删了!

而且还把审核力度提到了一个堪称严苛的程度,现在很多平台都把钱叫“米”,这说法最先就是从贴吧来的。哇,这波操作真是让其他竞争对手做梦都能笑醒!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先失公信力,再失自由度,现在连厚重的历史内容都没了,贴吧在用户眼里瞬间魅力全无。之前被忽略的种种问题瞬间全部暴露!

UI设计难看、交互别扭、功能稀少……短短两年,用户数量就来了个断崖式下跌,等到2019年年初,只剩下16年的一半了。

后来,新媒体开始崛起,直播和短视频接替文字形式的信息统治了人们的手机,这次,贴吧没能像超级女声爆火时那样,接住这波流量,它被新生代的用户抛弃了,彻底沦为时代的眼泪。

现在,贴吧的活跃用户只有3000万了,和15年相比,锐减九成。虽然像孙吧、航吧、口吧、弱智吧等个别贴吧依旧“仙之人兮列如麻”,但总体上,贴吧还是衰落了。

曾经最热闹的几个吧,如今到处充斥着机器人发的广告贴。

曾经的贴吧,是网络世界里的繁华都市。热闹,丰饶,虽然也有阴暗面,但总体是充满生机的。

如今的贴吧,像个未来风的废土世界,用户十不存一,幸存者们在往日辉煌的残垣断壁中寻找有限的信息,废墟上到处游荡着失控的机器人,实在令人唏嘘。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今年,某度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决定收缩阵线,把UGC,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新的工作重点,内部开始计划重塑UGC生态。论用户生成内容,某度的摊子里,没谁比贴吧做的更大。

于是,某度开始试图推进“2025年贴吧复兴计划”,可落实到具体措施上,贴吧能做的实在不多,只有减少广告、优化移动端体验、多推出点活动鼓励创作者入驻创作,然后再用AI辅助一波。

说实话,这些措施,有点太晚了,简直像给木乃伊做心肺复苏。难怪如今在华为、小米等手机的应用商店里,有那么多人给贴吧打一星。

当年神一样的贴吧,咋凉的?还有救吗?

那既然贴吧问题这么多,风评这么差,为何贴吧到现在都没有彻底凉凉呢?

原因很简单,哪怕到今天,贴吧里依旧有一群朴素热诚的用户。

他们或许攻击力拉满,信奉“简单的嘴臭,极致的享受”,但当你像他们请教问题时,贴吧老哥们依旧愿意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你。

有人说,贴吧老哥素质没赢过,三观没输过,正是他们,吊住了这个社区最后一口气。

那么,贴吧还有机会再次东山再起吗?我不好说,但只要有用户还愿意信任它,那它就总有机会,相比功能、UI、变现,用户认可才是互联网永恒的底层逻辑。

毕竟,引领潮流的从来不是某款软件,而是选择它的亿万用户。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