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Teja Kusireddy 编译 | 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200 家 AI 初创公司中,73% 的产品实...
2025-11-05 0
日本这个国家在科技研发上一直有股拼劲,特别是资源问题。
因为日本资源极度匮乏,所以他们特别热衷于提前布局各种可能的替代路线。
从十多年前开始,日本就把深海稀土当成一个国家级战略来搞,希望通过在本国周围的专属经济区里找到可以代替陆地稀土矿的来源。
但日本这个计划收效甚微,却无意间帮了我国一个大忙,指明了一个发展道路。
据公开数据,日本差不多90%以上的稀土都依赖进口,而中国长期在全球稀土供应上占到绝对优势,这让日本内心是很焦虑的。
所以他们就开始大规模砸钱开发深海稀土技术,想通过这种方式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日本选择的入口点是南鸟岛周边的深海区域,那里的泥浆里含有大量稀土矿物。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光那一块海域的储量就达到上千万吨级别,足以排到全球稀土潜在资源的前三位。
他们的研究机构JAMSTEC,联合几家本国企业,启动了一系列钻采实验,还动用了深海钻探船“地球号”。
从2022年到2024年,日本已经多次进行了几千米深的采样实验,计划到2026年全面进入海试阶段,到2028年左右实现商业化开采。
为了这个目标,日本投入了超过五十亿美元,完全按国家战略执行,把深海稀土开采当成未来自主发展的生命线。
但结果却让人意外,日本花了这么多年,虽说在科学验证、船舶装备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可商业化距离很远。
因为深海环境太复杂,超过5000米深的压力和腐蚀环境对设备要求极高,技术链条非常长,从采集到输送,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巨大的工程挑战。
再加上成本高得离谱,采上来一点泥浆里含稀土的比例不算高,后期分离提纯更麻烦,算下来经济性非常差。
日本虽然掌握了局部技术,但整体还在探索阶段,其实没能真正解决问题。
但日本的这番努力却间接帮了中国大忙,原因在于他们的示范效应。
日本一直在国际上喊要搞深海稀土,而且摆出国家意志和巨额资金的态度,这让全世界意识到,未来谁能掌握深海稀土开采,谁就有可能在战略资源博弈里占据主动。
而这其实就帮中国敲了一个警钟。
我们一直有稀土这个优势,储量虽说占全球20%左右,但长期高强度开采和走私问题,使得资源消耗速度很快。
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中国稀土储采比已经下降很多,尤其是南方的离子型重稀土,资源存量快速减少。
所以如果我们不未雨绸缪,可能几十年后反而被别人卡脖子。
于是,中国在稀土战略上开始加速调整。
一方面继续整顿国内稀土产业,打击非法开采,推行配额管理和国家战略储备,把下游高端稀土应用产业扶持起来,让稀土真正用在该用的地方,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白菜价大批量出口。
另一方面,我们也意识到不能光盯着陆地资源,必须在深海寻找新的突破。
日本这番动作等于帮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物”,他们在深海试验里踩过的坑,我们完全可以少走。
于是国内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在近十年里加快了深海采矿技术的研究。
实际上,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关注深海采矿,到最近几年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比如中国五矿开发的6000米级智能电驱采矿车,已经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球首台可以在6000米水深环境长期作业的重载装备,这直接填补了国际空白,意味着我们不光能采,还能在极限条件下做到稳定、安全、环保的操作。
长沙矿冶研究院和多所高校也协同研发了中继提升系统、高压输送装备,解决了深海环境下密封、电力传输等一系列难题。
到2024年,我们已经能在几千米深度里完成整体联动实验,采集速度和效率不断提升。
可以说,这套深海稀土开采的完整技术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
这所带来的意义非常大,因为深海资源远比大家想象的丰富,比如大洋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硫化物矿床,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战略金属和稀土元素。
如果把深海看成一个潜在资源库,那几乎是第二个“中东石油”。
日本早早盯上南鸟岛,中国则在多个大洋公海许可区展开了勘探,未来不仅能支撑本国需求,还能成为国际竞争中的新筹码。
换句话说,如果说过去几十年中国是依靠陆上稀土成就了“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的格局,那么未来很可能是“除了陆上,中国还掌握深海稀土”。
从资源安全角度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战略升级。
一言以蔽之,日本在深海稀土上的反复试验,本质上成了给我们探路了。
虽然他们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但对中国的刺激作用是明显的,我们由此加快了深海稀土战略,解决了产业链上长期困扰的技术卡点。
他们让我们看清了未来可能的方向,也帮我们省去了大量试错成本。
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止步于看到,而是实打实地走了出来,一步步把技术链补齐,建立起自己的深海开采能力。
困扰我们30多年的稀土难题,正在通过这个方向逐步得到破解,未来除了全球陆地上的稀土格局,还会有一张由深海资源支撑的中国底牌。
相关文章
作者 | Teja Kusireddy 编译 | 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200 家 AI 初创公司中,73% 的产品实...
2025-11-05 0
ASML这家公司,2023年那叫一个风光无限,卖光刻机的收入直接冲到276亿欧元,比2022年多出三成,净利润也跟着水涨船高,到了78亿欧元,涨了43...
2025-11-05 0
日本这个国家在科技研发上一直有股拼劲,特别是资源问题。因为日本资源极度匮乏,所以他们特别热衷于提前布局各种可能的替代路线。从十多年前开始,日本就把深海...
2025-11-05 0
“花 680 元卓越会员费,是来买‘开盲盒’的吗?”11 月初,山姆会员商店 APP 的一场图片更新,彻底点燃了会员的不满情绪。原本清晰的白底实物图被...
2025-11-05 0
这事儿得从美国那边说起,美国人一直想在芯片技术上卡脖子,从2022年10月就开始对中国搞半导体出口管制,目的就是不让北京拿到高端设备。荷兰作为美国的盟...
2025-11-05 0
2024年,马斯克在博世的一个科技大会上就提醒过,变压器恐怕会不够用。现在看,还真被他说中了。世界各地都缺变压器,核心部件下单后要等一年半才能拿到。可...
2025-11-05 0
10月釜山,中美握手言和,临时协议暂时缓解火药味。但就在这边刚“灭火”,中国那边转头就对荷兰出手了,荷兰政府突然接管安世半导体,这一举动引发中国不满。...
2025-11-05 0
昨天刷到诺基亚要退市的消息,心里一愣,那会儿能砸核桃的砖头手机,如今连股票都要从巴黎交易所撤了,公司说还在芬兰和美国挂着,可市值掉到两千六百七十亿人民...
2025-11-0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