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高途AI再加码!牵手复旦搞研发,能打破教培转型僵局吗?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30日 00:10 0 admin

2025年10月,高途突然官宣和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合作,要一起搞“个性化教育大语言模型智能体”。

这已经不是高途第一次在AI上发力了,从2023年开始,这家教培公司就一门心思往AI上靠,只是之前的动静没这么大。

这次合作瞄准了三个方向:给学生画精准画像、自动生成个性化教案、还有自适应学习反馈,最后要用到高中一对一教学里,说是能帮老师提高效率。

高途AI再加码!牵手复旦搞研发,能打破教培转型僵局吗?

本来想这波合作能让高途在AI教育里站稳脚跟,但回头看看行业里的情况,新东方2018年就有了“AI班主任”,好未来2015年就开始搞AI,高途这步棋走得确实有点晚。

不过高途今年在AI上的动作不止这一个,2月底还找了吴彦祖合作英语课。

课程叫“吴彦祖带你学口语”,卖398块,除了吴彦祖出镜,还有高途老师和AI学伴“智能阿祖”。

明星带课的效果确实明显,上线48小时就卖了200万,5天超500万,流量是真上来了。

但好景不长,半个月后就有人吐槽“割韭菜”,说吴彦祖出镜时间短,“智能阿祖”说话没感情,机械得很。

高途AI再加码!牵手复旦搞研发,能打破教培转型僵局吗?

本来想靠明星效应拉一波长期用户,结果反而惹了争议,这大概是高途没料到的。

AI+明星课程:热闹背后有争议

高途这波AI+明星的操作,看似热闹,其实暴露了不少问题。

首先是AI伴学的体验,用户买课是想让AI真能帮着练口语,结果“智能阿祖”互动起来很生硬,跟预想的差太远。

再就是明星出镜的问题,大家冲着吴彦祖买课,结果没看到多少他的内容,心里肯定不舒服。

教培行业里用明星带课的不算少,但能长久的没几个。

关键还是产品本身得硬气,明星只能引来流量,留不留得住用户还得看AI好不好用、课程有没有效果。

高途AI再加码!牵手复旦搞研发,能打破教培转型僵局吗?

高途之前也上线过AI产品,比如2024年的“预见塔塔”和“高途AI英语”,但都没掀起什么水花,这次加了明星,还是没解决核心的体验问题,看来光靠蹭热度是不行的。

而且现在大家对AI教育的期待,还停留在“辅助工具”上,没觉得能代替真人老师。

高途想让AI成为“三师模式”里的重要角色,想法是好的,但技术落地还得再打磨。

就像这次和复旦合作的智能体,要是最后生成的教案不贴合学生需求,自适应反馈也不到位,那就算合作了名校,也很难让老师和学生买账。

讲完高途这波AI+明星的操作,咱们再回头看看,其实从2021年双减后,高途就没停过转型的脚步,一会儿做直播,一会儿搞素质教育,只是大多没做成。

高途AI再加码!牵手复旦搞研发,能打破教培转型僵局吗?

2021年双减一来,高途依赖的K9学科培训不能做了,只能紧急转向。

当时陈向东说要“第三次创业”,把重心放在成人教育和素质教育上,还顺带搞起了直播电商,2022年底开了“高途佳品”直播间。

那时候新东方的“东方甄选”已经火了,高途想跟着分杯羹,陈向东还亲自入驻抖音引流,但效果差得远。

2023年高途佳品亏了916万,比整个集团全年的亏损还多,2024年9月甚至停播了,抖音粉丝也就200多万,跟东方甄选根本没法比。

素质教育和国际教育方面,高途也没闲着。

2023年推了雅思教程,2024年又上了四款素质类产品,但都没形成特色。

高途AI再加码!牵手复旦搞研发,能打破教培转型僵局吗?

现在教培行业里,新东方靠东方甄选和AI双驱动,好未来聚焦AI个性化学习,都有了明确方向,唯独高途,试了这么多领域,还是没找到自己的优势赛道。

卖课烧钱还亏:高途的转型坎儿

高途转型难,还有个大问题就是卖课太烧钱,还一直亏。

2025年上半年,光销售费用就超15亿,快占了总营收的一半还多。

虽然比前几年的七成多降了些,但还是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不少。

要知道,高途之前可不是这样的。

2017年转型做双师大班课后,营收连续三年暴涨,2020年就有71亿,2019年上市后股价还冲到过149美元,市值超370亿。

但2021年双减后,营收开始下滑,当年就亏了31亿,之后更是连续6个季度亏损,2024年全年亏了10亿多,2025年二季度又亏了2亿多。

为啥会这样?一方面是转型后新业务不赚钱,比如直播电商亏了,AI产品还没盈利;另一方面就是卖课太费钱。

高途AI再加码!牵手复旦搞研发,能打破教培转型僵局吗?

成人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获客成本本来就高,高途为了抢用户,只能砸钱做营销,但钱花出去了,用户没留住多少,盈利自然上不来。

高途CFO之前说,是因为线下和留学服务投入多,还有处理商机时资源没配好,才导致亏损,但这些问题短期内怕是难解决。

截至2025年10月22日,高途美股收盘价3.17美元,总市值才7.72亿,跟2021年的峰值比,缩水了快98%。

高途这些年的转型,勇气是有的,但每次尝试都像“浅尝辄止”,没把一个领域做深做透。

高途AI再加码!牵手复旦搞研发,能打破教培转型僵局吗?

AI是现在的重点,但前面有新东方、好未来挡路,后面又有盈利压力,想突围真不容易。

要是高途真想在AI教育里站稳,光靠和名校合作、找明星带课还不够,得沉下心把产品体验做好,别再让用户觉得“华而不实”。

同时,也得控制住营销费用,别再“烧钱换流量”了,毕竟教培行业最终拼的还是教学效果和用户口碑。

至于能不能打破现在的转型僵局,还得看高途接下来能不能找准方向,真正把AI的价值落地到教学里。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