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谁能想到,曾经在互联网上引领潮流的社交软件,如今也成了代际争论的焦点。有年轻人在评论里吐槽“微信是中老年人专属,工作还得用它”。不知不觉间,自己竟...
2025-10-18 0
来源:【中国电信】
在“十四五”规划列举的几大前沿科技中,量子信息位列第二。今年九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召开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量子科技再次被提及。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近年来我国量子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在量子通信领域,我国于2016年发射了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017年,国际上首个远距离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正式开通;2022年,世界首颗低轨量子密钥分发微纳卫星“济南一号”成功发射;2025年,我国首次实现跨越亚非、距离上万公里的星地量子通信。
如今,只需为手机换上一张量子安全SIM卡,就能一键拨打量子加密通话;架设一条“OTN量子加密专线”,可以确保重大赛事、海量金融交易和核心商业机密在传输中无惧窃取;“量子云印章” 让每一次用章都生成不可篡改的量子加密记录,让公章管理规范透明。实验室里的量子纠缠,正通过中国电信这一“量子国家队”的创新实践,转化为守护信息安全的核心力量。
技术拓荒,定义“量子密码”融合新路径
中国电信牵头承接量子通信领域国家“科技创新2030”项目,于2023年首次提出融合QKD技术的新型分布式密码系统架构,攻克融合量子密钥的密码系统架构、密钥派生、安全协议、通密融合、密码设备与应用等5大关键技术。2024年,研究成果高质量通过专家组中期评审。2024年8月,NIST发布首批3项后量子加密标准,研发团队紧跟国际技术趋势,于2025年5月全球首发QKD与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为量子通信领域塑造了创新技术融合的新范式。
早在2017年,中国电信就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商用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与8Tbps大容量波分复用系统共纤超长距传输。2024年,研发团队突破性创下全球现网共纤最远距离记录,收录于光通信顶级期刊《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同年,中国电信发布全球首款商用QKD光传输一体终端,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真正意义上解决QKD系统与经典光通信网络的融合组网难题。
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已参与量子领域国内外各级标准研制30余项,主导国际标准研制6项,主导国家及行业标准研制10余项;在专利方面,累计申请知识产权350余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20余项,量子通信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基建开渠,打造“天地一体”安全新底座
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中高度肯定量子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新技术设施”的一员。
依托科技创新2030项目关键成果转化,中国电信率先提出量子安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并其核心架构由天地一体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分布式量子密钥资源池和量子密码监管平台组成,采用全球首创融合QKD和PQC分布式密码体系,具备端到端抗量子计算攻击能力,可为实时通信加密、数据资产防护、可信身份认证等各类核心场景提供量子密钥和认证服务。
量子安全新型基础设施具备真安全、广覆盖、全开放和强监管四大特性,有效突破QKD密钥传输的“最后一公里”,范围可覆盖至全球,且密钥服务全程可管可控,确保安全、可靠、合规。
如今,合肥、上海、北京、广州等多个城市量子城域网建设完成,部分重点城市已实现互联互通,量子安全基础设施已成为中国电信打造“量子+”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新模式的重要能力底座,形成代差优势。
产业播种,催生“万树繁花”应用新图景
量子技术并非遥不可及。作为推动我国量子产业发展的国家队、主力军,中国电信把量子技术融入客户场景需求,推出“量子+通话”“量子+云网”“量子+平台”等一系列量子通信产品,符合千行百业需要的20多项“量子+”产品正逐步走向市场,覆盖政务、政法、应急、金融、卫健、制造等10多个行业。
如今,全球首个量子加密安全通话与办公应用“量子密信”已成熟应用于各行各业,用户规模接近600万;量子加密对讲广泛应用于冬奥会、冬残奥会、亚运会等多项重大活动保障,安全护航九三阅兵通信;2025成都世运会期间,中国电信打造全球首条重大赛事OTN加密专线,全程保障大赛数据传输;不久前,全国首个在航空管控系统中应用的标准化量子OTN商业应用成功落地;量子云印章已在全国多个省市的政务审批、乡村治理、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试点应用覆盖3000多个单位。
传统通信运营商的身份,正在被重新定义。一系列创新实践成果背后,是中国电信发展量子科技的重要战略布局:自2019年筹划量子科技产业规划,及早行动、持续投入;2020年,成立国内第一家央企挂牌的合资量子公司中电信量子科技;2023年,注资30亿元高规格成立中电信量子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首批启航企业、工信部“未来产业领军企业”;2024年,率先发布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2030行动方案,擘画量子领域发展蓝图,集聚中央企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头部量子企业等优势力量,牵头组建并不断壮大量子通信创新联合体,在重点技术、典型场景和重大工程方面输出一揽子先进成果。2025年,战略控股国盾量子,实现产业生态更广覆盖和产业链条更深布局,持续推动量子产业生态创新融合发展。
从量子通信工程技术研究到核心设备研制、从量子基础设施试点到标杆应用打造,从量子科技前沿突破到产业发展体系完善,中国电信这一“国家队”交出了一份漂亮“成绩单”。未来,中国电信正通过这些看不见的密钥,为社会每一次连接,构筑看得见的安全。
本文来自【中国电信】,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前言谁能想到,曾经在互联网上引领潮流的社交软件,如今也成了代际争论的焦点。有年轻人在评论里吐槽“微信是中老年人专属,工作还得用它”。不知不觉间,自己竟...
2025-10-18 0
来源:【中国电信】在“十四五”规划列举的几大前沿科技中,量子信息位列第二。今年九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召开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新闻发...
2025-10-18 0
10月17日,MediaTek 3nm 旗舰座舱芯片——天玑 座舱S1 Ultra正式亮相,以先进的生成式AI技术和卓越的3nm制程,带来远超同级的算...
2025-10-18 0
当“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名词,当它像水和电一样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该如何读懂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10月16 日晚,2025 年广州基层...
2025-10-18 0
来源:【闪电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7日讯走进山东信得科技有限公司,干净整洁的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专注地进行研发实验,精准操作的背后是企业对核心...
2025-10-18 1
活动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10月16日,成都市锦江区首颗商业卫星 ——锦江星元号在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举行出征仪式。据了解,这颗以“锦江”命名的卫星计...
2025-10-18 1
继大模型后,人工智能浪潮再进,智能体时代正在悄然到来。 在刚刚举行的2025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宣布,旗下灵犀智能体用户数已突破...
2025-10-1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