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一间简陋的彩钢板房,见证了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研究员闫阿儒带领的团队在这个"棚子里的实验室"中...
2025-10-10 0
【来源:安庆晚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为其走向实用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已于7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上。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的界面接触问题一直是制约其产业化的难题。传统做法依靠笨重的外部设备持续施压,但锂电极和电解质之间仍然存在大量微小孔隙和裂缝——这不仅会缩短电池寿命,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为破解这一困境,研究团队在电解质中引入了碘离子。在电池工作时,这些碘离子会在电场作用下移动至电极界面,形成一层富碘界面。这层界面能够主动吸引锂离子,自动填充所有的缝隙和孔洞,让电极和电解质始终保持紧密贴合。
经测试,基于该技术制备出的原型电池经历数百次循环充放电后,性能依然稳定,远超现有同类电池水平。据介绍,这种新设计不仅制造更简单、用料更省,还能让电池更耐用,未来有望为人形机器人、电动航空、电动汽车等领域带来更安全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固态电池专家王春生评价道:“该研究解决了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瓶颈问题,为实现其实用化迈出了决定性一步。”
黄学杰,男,1966年7月出生,安庆桐城人。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锂离子团队负责人,兼任《储能科学与技术》主编,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等。
| 来源:新华社、桐城新闻
| 编辑:吴玉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一间简陋的彩钢板房,见证了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研究员闫阿儒带领的团队在这个"棚子里的实验室"中...
2025-10-10 0
【来源:安庆晚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
2025-10-10 0
今年十月一,全球AI圈炸了三个大新闻:OpenAI刚和AMD签了数百亿芯片合同,Meta砸140亿买计算资源,Sam Altman还发布了能拍电影的S...
2025-10-10 0
10月9日,绵阳科技城创新成果发布会在线上举行,重点推介了我市企业研发的智慧医疗信息平台。该平台涵盖“医院大数据智能集成平台”与“智慧共享中药房系...
2025-10-10 1
【CNMO科技消息】近日,谷歌发布调查结果,针对Oracle(甲骨文)企业集成解决方案发起的大规模黑客攻击已造成超过100家企业受害。由于Oracle...
2025-10-10 0
信息来源: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10/552851.shtm物理学家长久以来试图理解的一个...
2025-10-10 1
信息来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10-ai-human-expert-medical-case.ht...
2025-10-10 0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美国和荷兰联手搞芯片禁令,对中国高端半导体设备出口卡得死死的,一颗都不想卖过来,这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从2022年开始就闹腾起来了。...
2025-10-10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