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正变得越发个性化,操作系统也必须与时俱进,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期待。作为最常使用的界面之一,“快速设置”或“控制中心”在小米的HyperOS上...
2025-10-07 0
当AI与戒瘾需求碰撞,能否催生出商业奇迹?
答案是肯定的。
19岁青年Alex的经历,正是这一可能性的生动注脚。
两年前,Alex还在为学费焦虑,如今已凭借AI创业实现财务自由。
他与弟弟耗时10年,开发出一款名为QUATER的戒瘾工具,灵感源自国外的NO fb戒瘾社区。
Alex发现,许多人依赖意志力戒瘾,过程痛苦且极易失败,这一痛点让他看到了创业机会。
也正因为如此,他用AI为工具设计了三大核心功能。
第一个就是个性化打卡计划,可评估用户成瘾强度,制定适配的挑战任务。
第二个就是社群机制,让全球有相同需求的人相互鼓励,以类似游戏通关的模式坚持。
第三个就是智能守护功能,在监测到高风险行为时,自动发出提醒并进行干预。
借助社群传播与健身网红推广,这款应用迅速走红,年营收预计达300万美元。
Alex的成功并非个例。
当下,用AI技术开发实用工具并实现盈利的案例不在少数。
比如,用AI撰写恋爱脚本,开发AI颜值评分应用,甚至推出手机端自动批改作业产品,这些项目均已实现盈利。
它们的共性在于,精准解决用户的“小痛点”,最终成就了“大生意”。
不过,国内外AI创业的路径存在明显差异。
国外创业者更侧重应用端开发,而国内多数参与者的盈利逻辑仍集中在“卖课”。
购买课程的人是否盈利不得而知,但课程售卖者大多获得了收益。
以DeepSeek为例,其服务器曾因爆火而难以连接,但围绕它展开的赚钱课程与书籍却已广泛流通。
除了卖课,寄生在AI技术上的“歪门邪道”也层出不穷。
某招聘平台上,有招聘者发布资深编辑岗位时,收到大量话术、报价完全一致的投稿,作品中明显带有AI生成的痕迹,显然有人试图用AI充当写手牟利。
更有广告公司提出合作邀约,声称可通过定向在特定网站铺设大量文案,让AI抓取学习,从而使产品在用户使用AI时出现在回答页面中。
基于这些观察,在今年一季度,对AI行业的判断是,用对了,AI是助力发展的“法宝”,用错了,它就可能成为收割利益的“镰刀”。
因此,普通人介入任何需要付费的AI项目时,都需保持谨慎。
如今,AI热潮又持续了三个月,再次审视AI市场会发现,能够“破圈”的AI应用依然稀缺,但普通人可参与的、能赚取小额收益的AI项目确实增多了。
近期,“AI切切乐”赛道表现尤为突出,严格来说,这一赛道应被称为AI解压视频领域。
无论是切割星球的视频,还是切割玻璃的视频,都拥有极高的点赞量。
这类视频没有旁白与音乐,仅保留切割的碰撞声,能让观众保持沉静。
切割完成后的视角极具新意,能持续调动观众的期待感,切割瞬间带来的“爽感”,能让观众获得极大满足,从而达到解压效果。
值得关注的是,这类视频的制作难度远低于预期。
在海忆AI网站上,已有现成的模板可供使用,操作流程十分简便。
用户只需上传想要切割的物品图片,点击“一键生成”,一段解压视频就能完成。
全程无需特殊工具,也无需开通会员,使用海忆AI赠送的免费时间与次数即可实现。
除了“切切乐”视频,复活老照片类视频同样能通过傻瓜化操作完成。
上传老照片后点击“一键生成”,就能得到修复后的视频。
这类视频的“杠杆率”极高,一旦凭借它们积累起大量粉丝,后续无论是通过广告变现,还是开启电商卖货,都是可行的盈利路径。
目前,已有部分创作者收到广告主邀约,将AI视频中的主角替换为广告产品,这正是AI时代为普通创作者提供的创业机遇。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AI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暗藏“陷阱”。
未来,每个人都需多一根“弦”——警惕被AI骗取钱财,在AI技术的助力下,“以假乱真”的现象正愈发普遍。
例如,几张摆出不同造型的人物图片,如果告知只有一张为真实拍摄,其余的都是AI生成,多数人难以准确分辨,而实际上这些图片全是海忆AI的生成作品。
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其中一张看似模糊、带有拍摄手抖粗糙感的图片,认为它是真实的,但这种“粗糙感”其实是预设在提示词中的效果。
更令人防不胜防的是,AI还能让生成的人物做出任意手势、穿上任意服装。
如果在网恋中,为核实对方身份,要求对着镜子比“3”,即便对方发来相应照片,也未必能证明其真实性,对方可能只是去除了图片右下角AI生成的角标。
或许有人会认为,通过语音、视频沟通就能避免被骗,但事实并非如此。
尽管视频换脸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但实时声音转换技术在当下的AI领域已十分成熟。
以QQ软件为例,有人尝试发送语音时,借助AI技术将声音转换为男性音色,接收方听到的声音与发送方原声完全不同,这种技术的“伪装性”足以让人警惕。
在AI时代,人们确实需要重塑对世界的认知。
相比能赚多少钱、有多少赚钱机会,更重要的是了解世界的发展速度与方向。
只有不断接触行业发展的前沿边界,才有可能不被时代抛弃,避免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甩在身后。
19岁的华裔青年Alexander Wang做出的这个大胆的决定,选择从麻省理工辍学,与同伴共同创立AI公司Scale AI,专注提供“AI模型背后的标注数据”服务。
短短8年时间,Scale AI的估值攀升至138亿美元,成为AI数据领域的“隐形冠军”。
年仅26岁的Alexander Wang,身家也超过2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他所从事的并非炫酷的“人工智能黑科技”,而是帮助AI更快速、更准确地“识别世界”。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领域,却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由此可见,不懂技术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众人需要但少人愿做”的基础领域。
Alexander Wang从数据标注起家,成就了百亿估值的企业。
普通人同样可以通过“解决痛点、优化效率”,打造属于自己的盈利项目。
世界在不断变化,但只要掌握“效率系统和价值逻辑”,无论在哪个行业,都能找到立足之地。
相关文章
智能手机正变得越发个性化,操作系统也必须与时俱进,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期待。作为最常使用的界面之一,“快速设置”或“控制中心”在小米的HyperOS上...
2025-10-07 0
专家观点:5年追赶的乐观与现实考量根据行业专家的预测,我国半导体技术有可能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追赶上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专家认为我国在芯片技术上与...
2025-10-07 0
来源:市场资讯(来源:材料人)01【导读】大多数合金及其微观结构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开发出来,以在室温和高温下提供所需的力学性能。然而,尽管在这一领域成...
2025-10-07 0
当AI与戒瘾需求碰撞,能否催生出商业奇迹?答案是肯定的。19岁青年Alex的经历,正是这一可能性的生动注脚。两年前,Alex还在为学费焦虑,如今已凭借...
2025-10-07 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乡村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这一概念指的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和治理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治理高...
2025-10-07 0
你是不是被AI智能体、工作流、应用这些新词闹晕了?最近明显感觉,全网都在聊这些高大上的概念,好像不懂这些,就马上要被时代淘汰了。很多企业主、公司老板,...
2025-10-07 0
10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在轨飞行期间获取的探测器与地球合影图像。目前,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25天,其间开展了采样...
2025-10-07 0
百吋巨幕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沉浸感是无与伦比的,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关乎用户根本体验的问题:长时间面对如此巨大的发光体,我们的眼睛是否舒适?人因工程学...
2025-10-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