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高校新生的网络素养与安全意识,引导青年学子正确认识、科学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近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联合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市网络安全协会、Wa...
2025-10-03 0
当周末纠结带家人去哪吃饭,人工智能已能帮你挑选餐厅;旅行安排行程无从下手,它一键帮你规划;家里电脑突然故障,和它聊几句,就能诊断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不知不觉间,这些曾经存在于想象中的场景,已成为我们生活的日常。
“人工智能+”,正在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为何在中国“跑”得这么快?
人工智能跑出“中国速度”
国家在发力、政策在托底
人工智能的“中国速度”有多惊人?来看一组数据——
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5年前是1400多家,而现在已超过5000家,相当于平均约11个小时就有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诞生。
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而创新指数更是稳居世界第一梯队。
亮眼成绩背后,是国家在发力,政策在托底。
其中有一个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而人工智能就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翻一翻这几年的国家“政策日历”,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清晰——
2016年,人工智能被写入“十三五”规划;
2017年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定了“三步走”的目标;
2021年,“十四五”规划明确要壮大人工智能产业;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用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升级;
2025年8月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点面结合给予行业指导。
发展人工智能,不仅有政策支持,还要把“地基”打好,把“高楼大厦”的框架建起来。
于是国家出手,在算力、数据这些关键领域布局,把堵点、卡点全部打通。丰富的数据、完备的产业链、超大规模的市场,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硬家底”。
“人工智能+”,“+”的是什么?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人工智能+”是什么?“+”的是什么?
通俗来说,就是让人工智能和各行各业都深度绑定,让各行业都能提质增效。
《意见》制定的“人工智能+”行动路线图中,包括“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等,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方面,人工智能让商品更好、消费更有趣。
正值国庆假期,泰山、华山等景区人潮涌动。以登山为例,以往仅靠一根拐杖助力,游客往往未至山顶便已气喘吁吁,无心赏景。而今,一款名为“外骨骼机器人”的人工智能产品,正成为越来越多登山者的“出行搭子”。
这款人工智能产品仅重1.2公斤,却能承受高达200公斤的瞬时拉力,更能根据实地路况自动调节助力强度,让使用者以最舒适的状态节省体力。它不仅能实时监测身体状况、启动紧急呼救,还能化身“智能导游”全程讲解。
“人工智能+”,不仅加上了消费,在民生领域更是“大显神通”,硬科技也能变得有温度。
“红灯停,绿灯行”,以前的红绿灯是提前测算一个阶段的车流量,以此来确定不同方向的红绿灯时间。
如今人工智能红绿灯已经上岗了。在四川成都剑南大道的路口,以前是“车看灯”,现在变成“灯看车”,人工智能“眯着”电子眼,“盯着”车流,实时调整放行时间,每小时通车量直接涨了16%。
路边的灯杆也藏着“黑科技”,能实现“车知路况、路懂车辆”。比如,如果前方几公里出现特殊情况,路灯就会捕捉到,它的云端大脑及时响应,第一时间把信息推送给驾驶员。
在养老方面,人工智能早就低调进场帮忙了。
在深圳一家养老院,健康检测机器人接到指令,自己会导航到老人身边,提醒她测血压。在另一家养老院,洗发机器人帮老人洗头,理疗机器人负责做艾灸,全程不用人操心。
数据显示,智能机器人在养老领域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2025年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500亿元。
养老机器人何时才能走进家庭?广东深圳机器人协会专职秘书长谭维佳表示,预计3年到5年之内,养老机器人就会从养老机构走向养老社区,甚至走向千家万户。
在国家政策里,“人工智能+”民生福祉是重点。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养老托育……技术有了温度,服务有了智慧,生活就会更幸福,社会就会更和谐。
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工人的饭碗还稳吗?
虽然养老机器人还没走进家庭,但人工智能在生产领域早就是“一把好手”了。
这几年我国产业人工智能发展得有多猛?来看一组数据——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国家级人工智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400家,已建成3.5万余家基础级、6300余家先进级、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举例来说,河南睢县有家制鞋工厂,也是一家基础级智能工厂。以前人工裁剪鞋子,误差大、毛边多;现在用智能设备,误差小于0.5毫米。
可能有人要问:人工智能干了这么多活,那工人的饭碗还稳吗?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王蕴韬表示,对于低效、重复性的工作,是有替代趋势,但是在整个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过程中,新技术带来了大量新岗位,“比如原来高危巡检的巡检员,可能会转身一变,成了面向高危巡检的智能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师;工业流程的巡检员,可能后续会变成巡检系统的架构师等。”
至于人工智能后续如何发展,国家也画好了路线图——
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
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跟着“人工智能+”的步子走,以后的日子更舒心、更方便。(来源:新闻联播)
相关文章
为切实提升高校新生的网络素养与安全意识,引导青年学子正确认识、科学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近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联合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市网络安全协会、Wa...
2025-10-03 0
近日,顺丰同城中部区域与湖北顺丰速运联合行动,正式与武汉市儿童医院达成合作,推出 “天空 + 地面” 一体化血液运输服务,首条专属航线已顺利完成开通运...
2025-10-03 0
当周末纠结带家人去哪吃饭,人工智能已能帮你挑选餐厅;旅行安排行程无从下手,它一键帮你规划;家里电脑突然故障,和它聊几句,就能诊断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2025-10-03 0
在2025年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小米17以极具辨识度的外观设计脱颖而出,成为小尺寸旗舰领域的标杆之作。这款机型以“Light”为核心设计理念,通...
2025-10-03 0
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情感和实际经历,所以无法亲身“遇到”任何人,但我可以根据大量的人类经验和资料,理解和描述你所提到的“表面和善、实际上有城府”的人。...
2025-10-03 0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据业内消息人士周五透露,三星电子决定修改其外语评价制度,并引入新的奖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的全球竞争力。消息人士称,根据将于明年1月生效...
2025-10-03 0
2025年9月30日,悉尼开了场国际宇航大会,美国、中国、印度、欧洲、日本、加拿大的航天大佬全来了。说实话,这会开得挺有看头,大家一开口全是月球基地、...
2025-10-03 0
据中国铁建官微,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2025年度全球基础设施大会在南非开普敦揭晓获奖名单,铁四院设计的广州白云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荣获菲迪...
2025-10-0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