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雷军这么喜欢演讲?如此高调做事到底意味着什么?之前可能不理解,但在2025年的雷军演讲,我理解了!因为雷军是小米的创始人,因为雷军是小米能够做最...
2025-09-28 2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王振红)2025年9月27日,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由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牵头撰写的《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SDGs十周年特别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联合国官网正式发布。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解读了报告十大亮点。
图为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
亮点一:中国六成指标接近或实现2030目标
截至2024年,通过地球大数据评估了中国233个SDGs指标状态和趋势占所有SDGs指标(截至2025年初共251个指标)的92.8%。评估发现:相较于2015年,202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整体显著改善。已有141个指标(60.5%)接近或实现2030年目标。其中,SDG1消除贫困,SDG 4优质教育,SDG17伙伴关系,SDG9产业和基础设施4个领域表现突出。预计2030年中国将有80%左右的指标可以实现其对应目标。
亮点二:全球59个指标仅有16.9%有望实现2030年目标
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严重偏离预期轨道。在地球大数据评估的59个SDGs指标中,仅16.9%(10个指标)有望按期实现2030年目标,27个指标进展缓慢、5个指标停滞、17个指标出现倒退。大部分SDG统计数据存在国别缺失,卫星遥感可以实现全覆盖。报告弥补了UN报告16个具体目标的数据空缺。
亮点三:非洲水稻面积增长贡献全球净增面积的20%
2015年至2024年全球水稻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其中非洲增幅高达15.7%,贡献超过全球净增长的20%;25个非洲国家实现面积增加,11国增幅超50%,中非农业合作有效提升了粮食安全脆弱区主粮作物的生产,提升了区域粮食安全与全球粮食供应。持续的科技合作与发展援助,正推动非洲粮食生产发展,加速全球零饥饿目标实现。
亮点四:中国用水紧张度下降11.6个百分点
2015年至2024年中国总体用水紧张度由73.3%降至61.7%。这一成效源于中国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推动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持续扩大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提升工业用水效率,并通过生态补水与地下水压采行动改善重点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赋存状态。中国在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了零增长,不仅保障了自身水安全,也为全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亮点五:全球超75%地区光伏发电投资回收周期快于或接近火电或水电
2015年至2023年,光伏发电投资回收周期小于等于15年的区域面积占全球面积的比例从60.06%显著提升至75.13%。这意味着,目前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土地已具备开发光伏发电的经济可行性。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光伏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2010年至2024年,全球光伏发电成本平均下降约87%,中国的技术创新与规模化生产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经济上适宜开发光伏的区域正在迅速扩大,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能够以更低成本利用太阳能资源。
亮点六:中国城市绿色空间覆盖率提升14.2%,人均建筑占地面积年均增长8%
2015年至2024年,全球土地利用效率从1.48 下降到0.92,在全球城市人地关系整体趋于协调发展背景下,中国人均建筑占地面积从34.68增长到62.18 平方米,年均增长达8%。同期,中国省会城市建成区内绿色空间面积稳步增长,灰绿空间协调程度由0.89上升至1.41,绿色开放空间服务人口能力显著提升,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建设更加绿色宜居的城市成为发展治理的重要目标。受益于更加协调的灰绿空间配置策略,城市居民享有绿色开放空间的便利性显著提升,为直观便捷监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目标的达成情况提供了中国经验。
亮点七:中国单位煤炭开采甲烷排放和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均下降
中国每开采单位原煤甲烷排放呈明显下降趋势,2024年比2015年减少了约17%。这主要得益于煤层气开发和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等技术,使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更少。
中国农田的氧化亚氮(N2O)排放在2015年达到峰值。自2015年起,农田N2O排放连续7年下降,到2022年降至215.3千吨氮/年(Gg N/a),比2015年峰值减少约17%。这一成效主要源于2015年起实施的“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通过控制化肥总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以及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大幅降低了农田氮素排放。
亮点八:中国近五年海面漂浮垃圾平均质量浓度环比减少71.1%
2015 年以来,中国通过“监测-立法-治理”行动方案,全链条治理海洋垃圾污染效果显著。监测结果表明,中国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密度总体处于中低水平。研究周期内海洋垃圾质量丰度呈现污染减轻趋势,以5年周期评估计算,2020年至2024年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平均质量浓度比2015年至2019年分别减少71.13%、14.86%和82.88%。
亮点九:生物圈保护区推动森林地上碳储量增加6%
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全球生态系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生物圈保护区(Biosphere Reserves, BRs)通过森林的保护与可持续管理在缓解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潜力。报告发现,2000年至2020 年,BRs内森林地上生物量比保护区外高6%,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为缓解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报告首次在全球尺度上量化了BRs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贡献,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亮点十:中国SDGs进展存在空间差异,耕地与碳排放最不均衡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均耕地较少,需要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效利用。西北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高于东南地区,显示东南沿海在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需关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过程的能源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湿地覆盖增长表现较好,各地差异不大,显示中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研究还发现,多目标协同关系普遍存在,而权衡关系主要零散出现在中部地区。情景模拟显示,以粮食安全和环境友好为核心的策略,对推动不同SDGs的实现作用差异明显,其中环境友好情景与其他策略组合,最有利于多目标协同推进。
相关文章
为什么雷军这么喜欢演讲?如此高调做事到底意味着什么?之前可能不理解,但在2025年的雷军演讲,我理解了!因为雷军是小米的创始人,因为雷军是小米能够做最...
2025-09-28 2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王振红)2025年9月27日,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由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牵头撰写的《地球...
2025-09-28 2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项新型血液检测技术——“系统年龄检测法”,能够通过一次抽血,全面评估人体11个不同生理系统的衰老状况...
2025-09-28 2
当全球还在为如何训练人形机器人发愁时,中国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砸下重金,建设超大规模训练基地。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正在北京、上海等地落地的现实。占...
2025-09-28 2
广东微乐麻将助赢神器购买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微下载使用。 手机打牌可以一键让你轻松成为“...
2025-09-28 13
半导体产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当消费者翘首期盼2025年旗舰手机能够搭载革命性的2nm芯片时,现实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答案:从苹果iPhone...
2025-09-28 2
2周之后,微软将终止为Windows 10作系统提供安全更新,引发众多消费者不满,有用户担心得买新电脑才能免遭网络攻击。Windows 10于2015...
2025-09-28 2
当一个精通资本运作的商业精英,被命运宣判了一场必输的战争,他会怎么做?如今,那个被医生预测只剩3-5年寿命的前京东副总裁蔡磊,已经与“渐冻症”抗争了7...
2025-09-28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