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I不可史意编辑I不可史意一边是芯片巨头承诺投资100...
2025-09-26 0
文I不可史意
编辑I不可史意
一边是芯片巨头承诺投资1000亿美元,一边是这笔资金最终又将回流购买投资方自己的产品。这场看似循环的交易背后,隐藏着AI行业最激烈的算力争夺战。
9月22日,英伟达与OpenAI 共同宣布了一项意向书,计划通过战略合作部署规模至少达到10吉瓦的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英伟达与OpenAI 的这场"世纪联姻"究竟是商业天才的杰作,还是泡沫经济的前兆?
想象一下10座标准核反应堆同时运行的场景,或者纽约市在用电高峰时的耗电量,这就是英伟达与OpenAI 计划部署的10吉瓦AI数据中心的能耗水平。
根据英伟达CEO黄仁勋的解释,实现这一目标将需要多达500万个GPU,相当于英伟达今年的全部出货量,或是去年出货量的两倍。
首批1吉瓦的英伟达系统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上线,采用该公司下一代的Vera Rubin平台。
这意味着OpenAI 不仅获得了数量惊人的芯片,还将优先使用英伟达尚未大规模商用的最新技术。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两家公司愿意在这个时间点宣布如此宏大的计划?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答案或许藏在这笔交易的资金流动方式中。
这笔1000亿美元的投资款项并非一次性支付,而是将随着数据中心建设和算力部署的进度分批次进行。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双方正式签署采购协议后,英伟达将支付首批100亿美元的投资,而OpenAI 则将以现金形式向英伟达采购芯片系统,同时英伟达将获得OpenAI 的非控股股权作为回报。
按照OpenAI 近期传出的5000亿美元估值计算,这笔初始的100亿美元投资将为英伟达换取约2%的公司股份。
这种"投资-回购"模式让人联想起21世纪初电信泡沫时期的"供应商融资"行为,当时诺基亚、朗讯等设备商为了维持收入增长,向其客户提供资金用于购买自家设备,最终导致泡沫破裂后背负沉重坏账。
然而,此次交易与当年的情况存在本质区别,英伟达提供的是股权投资,而非需要偿还的贷款,这意味着OpenAI 没有还款压力。
更重要的是,英伟达如今每年能产生约100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市值高达4.5万亿美元,即便这笔投资未来可能贬值,对黄仁勋而言也算不上生存性风险。
这种创新的融资模式引发了一个更大的问题:英伟达为何要在此时采取如此激进的策略?这是否与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有关?
尽管英伟达在AI加速器市场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但它正面临着日益增多的挑战者,从Groq这样的初创公司到谷歌等科技巨头,都在试图打破其垄断。甚至OpenAI 自身也在探索定制芯片的道路,并与博通合作设计专用的AI处理器。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伟达通过一笔巨额投资来深度绑定关键客户,成为一个合理的战略选择,实际上,这并不是英伟达首次采用此类策略。
近期,上周更是宣布向传统竞争对手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获得了后者4%的股份。
你是否好奇,在这场交易中,OpenAI 能获得什么?为什么Sam Altman愿意接受这种看似复杂的合作模式?答案与OpenAI 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对OpenAI 而言,这笔资金来得正是时候,该公司预计今年的营收约为120亿美元,但这笔收入在支撑其动辄数千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需求面前显得杯水车薪。
正如OpenAI 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所言:"一切都始于算力。计算基础设施将成为未来经济的基础。"
OpenAI 目前拥有超过7亿的周活跃用户,其OpenAI 等产品需要巨大的算力来维持运营和持续迭代,而资金一直是限制其发展步伐的关键瓶颈之一。
在AI领域,算力不仅关乎当前产品的性能,更决定着未来模型的研发能力,拥有更多算力意味着可以训练更大的模型,进行更多的实验,最终可能在技术上领先竞争对手。
这笔交易为OpenAI 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它与OpenAI 之前宣布的另一个宏大计划——"星际之门"项目有何关系?这两个项目是互补还是相互竞争?
今年早些时候,OpenAI 曾与甲骨文和软银集团宣布,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10吉瓦的计算能力,当时英伟达是以供应商身份参与其中。
今年6月,作为合资伙伴之一的甲骨文透露,该合资企业"尚未成立",在公布本次交易时,英伟达和OpenAI 表示,新协议旨在"补充"Stargate项目,但具体将如何协调运作,外界尚不清楚。
这一情况引发了市场对OpenAI 融资能力的质疑,如果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项目难以落地,那么OpenAI 是否能够支撑起与英伟达的这一新合作?或者,这次与英伟达的合作是否正是对"星际之门"计划的某种调整?
无论如何,这两个项目都反映了OpenAI 对算力的迫切需求,以及其在融资方面的创新思维。而市场对这一创新的反应如何?这又将对AI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市场对这笔交易的反应相当积极,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上涨近4%,市值增加了约1700亿美元,这一反应表明,投资者认为这笔交易对英伟达有利,即使考虑到其中的风险。
目前,这项合作仍停留在意向书阶段,双方表示期待在未来几周内敲定最终的合作细节。正如《金融时报》所指出的,如果这笔交易看起来有些"表演性质",或许这正是其重点所在。
双方都能从营造AI竞赛正在急剧升级的印象中获益:OpenAI 向投资者展示了其获取海量资源、继续追求超越人类智能的决心,而这正是其5000亿美元估值的根基。
对于英伟达而言,AI领域的激烈军备竞赛只会带来更多商机,其他科技巨头现在有更充分的理由去寻求与英伟达达成类似的巨额交易。
你是否想过,如果这笔交易成功落地,其他科技巨头会如何应对?微软、谷歌、Meta等公司是否会被迫加入这场算力军备竞赛?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未来几个月逐渐明朗。
英伟达与OpenAI 的这场1000亿美元合作不仅重新定义了科技投资的规模和方式,也标志着AI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算力已成为最稀缺的战略资源,而掌握这一资源的公司将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占据决定性优势。
无论这笔交易最终如何落地,它都已经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AI竞赛的门槛正在迅速提高,参与者需要做好投入巨资的准备。
对于整个科技行业而言,这可能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更快的创新速度,以及更高的入场门槛。
在这场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中,英伟达和OpenAI 通过这一大胆举措,确立了自己作为领导者的地位。
相关文章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I不可史意编辑I不可史意一边是芯片巨头承诺投资100...
2025-09-26 0
【来源: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地震局_工作动态】2025年9月23日、24日,值此全国科普月之际,景洪市地震局走进江北街道景亮社区、西双版纳林艳芳民族医...
2025-09-26 0
数启新程乘势上,智绘京华向未来。2025年9月25日,智创“新”北京暨2025(第二十二届)北京互联网大会在京举办。本次大会由北京市通信与互联网协会主...
2025-09-26 0
9月29至30日,以“产业为根·数智赋能·融合共生”为主题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第二届北京数字人才发展大会”将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
2025-09-26 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9月24日,2025年“我们村的年轻人”川渝青年电商主播大赛决赛在四川广安举行。大赛由共青团四川省委、...
2025-09-26 0
IT之家 9 月 25 日消息,据 POLITICO 今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托马斯・雷格尼耶表示,苹果要求欧盟废除规范科技公司的法律并不意外,因为...
2025-09-26 0
【百利天恒:全球首创、新概念且唯一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iza-bren(EGFR×HER3双抗ADC)又一适应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财联社9月...
2025-09-26 0
中新网盐城9月25日电 (记者 徐珊珊 9月24日至25日,2025全球滨海论坛在江苏盐城举行,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与会专家...
2025-09-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