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杨淑君、余佩璇)“人工智能越发达,人类就越需要艺术智性”“人工智能不是艺术的终结者,而是打开了平行宇宙般的创作维度”……2...
2025-09-25 0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杨淑君、余佩璇)“人工智能越发达,人类就越需要艺术智性”“人工智能不是艺术的终结者,而是打开了平行宇宙般的创作维度”……2025北京文化论坛上,中外嘉宾展开一场关于传统与未来、技术与人文的深度对话。
9月23日,“破界共生: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平行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在一段由AI创作的音乐声中,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文化界、科技界人士,聚焦文艺发展新趋势、新现象,为提高“文化原创力”凝聚共识、贡献智慧。
新技术浪潮中如何守护文化艺术的灵魂?中国文联副主席高世名指出,艺术家的使命是让人们在日益智能化、自动化、虚拟化的社会中,保持感性活力和精神自主,在混合现实、多重世界的状况下能够安顿身心。“把今天的科技重新转化为一种人类智识和世界经验,让今天的艺术重新回归感觉之开发、世界之探寻。”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蒂托·洛雷菲斯以木偶与皮影艺术为例,阐释了文化如河流般奔涌向前的生命力。在他看来,文化原创力的核心不在于精妙复杂,而在于“触动人类灵魂的能力”。科技的意义不在于消弭传统,而是为其赋予新视野;不是走向标准化,而是倍增创造的可能性。
剧作家何冀平以《天下第一楼》《德龄与慈禧》等经典作品的创作经历,拆解文化原创的核心密码。她坦言,AI可作为创作助手,但“只是提醒不能替代”。“创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不能图快。”何冀平说,原创力深植于作者的生命体验与内心动力,其秘诀在于真实与真诚。
“人工智能不仅挑战我们的体力和脑力,更重要的是挑战我们的心力。”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认为,人工智能与艺术创新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艺术领域的边界,其发展趋势呈现出技术突破、创作范式革新与伦理挑战并行的复杂图景。“人类正在学会与机器共同编织新的美学语言,重构AI艺术叙事新体系。”
技术为桥,文化为魂,方能联通世界。谈及技术如何助力国际文化传播,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表示,好内容永远是文化出海的“根”与“魂”。只有扎根中华文化沃土,才能孕育出打动世界的精品。
她呼吁全球同行携手,以技术突破文化壁垒,以IP链接全球情感,让既饱含“家国情怀”厚度、又具备“科技赋能”锐度的中国视听故事,在世界舞台绽放耀眼光芒。
相关文章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杨淑君、余佩璇)“人工智能越发达,人类就越需要艺术智性”“人工智能不是艺术的终结者,而是打开了平行宇宙般的创作维度”……2...
2025-09-25 0
9月23日,莲湖区科技局携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以“三项改革”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精选高成熟度、高市场潜力项目,为科技...
2025-09-25 0
由于载人航天器等设备开发遭遇困难,美国曾宣布推迟“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的时间表。但现在,美国想要加速这一进程。据英国广播公司(BBC)9月23日报道,...
2025-09-25 0
近日,数智化冰雪装备(北湖)科创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已经在长春新区长新创谷HEAD数字产业基地6#人工智能+大厦正式落位。示范中心由吉林省...
2025-09-25 0
在广播电视行业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超高清技术宛如破冰斧,成为打破传统视听边界、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催生新型文化业态的核心力量。记者获悉,9月2...
2025-09-25 0
编辑:桃子【新智元导读】GPT-5首次通过「哥德尔测试」,连破三大组合优化猜想!甚至,它能自主推翻原有猜想,给出全新有效解法,当场惊呆OpenAI研究...
2025-09-25 0
2025年9月25日,2025骁龙峰会中国专场在北京举行,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正式发布。与此同时,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也在峰会上重磅宣布其最新旗舰荣耀Ma...
2025-09-25 0
今晚小米将发布全新的对标苹果的手机,带来了手机的全新形态,后背面屏幕,据说花了10个亿,研究了这个屏幕,网上就有人提出了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以后小米的M...
2025-09-2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