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3000亿市值暴增背后,马云和阿里打响AI翻身仗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4日 21:57 0 admin

阿里市值一日飙升近3000亿,创下四年新高。

9月24日,香港股市在十号风球下迎来一场资本风暴。阿里巴巴-W股价盘中涨幅超过9%,最高报174.9港元,创下2021年10月以来新高。单日市值增加约2785亿至3000亿港元,总市值达到3.32万亿港元。

这场暴涨并非空穴来风。同一天,2025阿里云栖大会在杭州举行,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三年内投资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并承诺将持续加大投入。

3000亿市值暴增背后,马云和阿里打响AI翻身仗

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对这一战略的认可。

云栖大会的AI闪电战

9月24日的云栖大会成为阿里巴巴AI战略的集中展示窗口。吴泳铭在演讲中明确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他预测,未来全世界可能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这一论断背后是阿里巴巴重金押注AI的决心。3800亿元的投资规模不仅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历史纪录,甚至相当于阿里过去十年在该领域投入的总和。

更引人注目的是,阿里巴巴在大会上正式宣布与英伟达开展“物理AI”合作。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为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提供全链路平台服务。这一合作有望显著缩短相关技术的开发周期。

同时,阿里巴巴推出了集团迄今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模型Qwen3-Max。该模型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甚至在某些基准测试中超越了GPT-5-Chat,展示了阿里在AI大模型领域的实力。

马云的强势回归

在阿里云栖大会引发市场热烈反应的同时,更多目光投向了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近期的动向。多个信息来源显示,马云已悄然重返阿里巴巴一线。

据彭博社报道,过去30天内,马云已三次现身淘宝闪购、饿了么、高德的联合作战室。更引人注目的是,马云在连续三场业务评审会上直接拍板重磅决策。

阿里内部留言板上出现的“MAGA”口号更是引发外界广泛关注。这个口号不是指向美国政治,而是“Make Alibaba Great Again”(让阿里巴巴再次伟大)。

马云回归后立即展现出强势手腕。内部OA系统显示,马云于9月16日连续签发两份文件:《即时零售补贴策略》和《AI算力扩容紧急立项》。前者追加500亿元补贴,正面迎击美团和京东;后者则明确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聚焦AI与云基础设施建设。

3000亿市值暴增背后,马云和阿里打响AI翻身仗

资本早已暗流涌动

在阿里市值单日暴增近3000亿的背后,敏锐的资本早已提前布局。根据方舟投资管理公司的每日交易报告,本周一该公司旗下的两只基金购买了阿里巴巴的美国存托凭证(ADR),合计约1630万美元。

这是自2021年以来方舟首次重新建仓阿里巴巴,也是近四年来伍德首次持有该公司股票。

更值得关注的是,南向资金已连续23个交易日净买入阿里巴巴,期间合计净买入621.16亿港元[citation:9。这种持续的大规模买入显示机构投资者对阿里AI战略的长期看好。

此外,今年第二季度,对冲基金经理迈克尔·巴里旗下的Scion资产管理公司卖出了阿里巴巴的看跌期权,并买入其看涨期权。景顺旗舰新兴市场基金也在7月增加了对阿里巴巴的投资。这一系列动作表明,专业投资者早已预见到阿里的反弹。

AI战略背后的芯片自研

在阿里巴巴的AI布局中,一个容易被忽视但极为关键的环节是芯片自研。9月16日,央视《新闻联播》的一则报道引发关注:中国联通正在建设的大型数据中心中,72%的芯片由阿里巴巴旗下平头哥提供。

这些芯片的主要参数均超越了英伟达A800芯片,接近英伟达H20芯片。这一消息不仅表明阿里的AI战略已初见成效,更意味着中国在摆脱美国芯片“卡脖子”问题上迈出实质性一步。

马云早在4月参与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时就表示:“科技不只是征服星辰大海,更是守住每个人心里的火花。”他强调科技人员的责任不是让AI取代人类,而是让AI更懂人类、更好地服务人类。

芯片自研能力为阿里AI战略提供自主可控的算力保障。在AI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一优势将成为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

创始人集体回归现象

马云重返阿里巴巴一线并非孤例。纵观中国互联网行业,创始人正批量从幕后走到台前,引领企业应对技术范式转换期的挑战。

京东刘强东结束海外旅居后,亲手抓起“百亿补贴”和“秒送”业务,把低价战打成明牌。美团王兴提出“零售+科技”二次创业,大幅增加无人机和自动配送车预算。

腾讯马化腾4月罕见主持总办会,定调“视频号是微信商业闭环”,随后视频号小店升级为微信交易枢纽。甚至已卸任CEO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也频繁现身AI战略会,亲自过问豆包大模型与即梦AI的迭代路线。

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是:技术换挡和赛道洗牌之际,企业需要“创始人基因”实现快速调头。创始人的决策链最短、资源调配最快、长期主义视角最清晰,能够带领企业跨越转型期。

随着AI时代的全面到来,阿里巴巴的三年3800亿元投资只是入场券。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比2022年提升10倍,这意味着算力投入将呈指数级增长。

资本市场已经给出了明确信号:阿里巴巴今年累计涨幅已高达116%。但比市值增长更重要的是,阿里正在AI领域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志在打造“AI时代的Android”。

马云的身影重新活跃在阿里园区和业务一线,预示着这家中国互联网巨头正在重启“创始人模式”,试图在技术大变革前夜重现辉煌。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