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纳米技术获重大突破,微型马达问世,有望引发医学领域革命​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2日 16:34 0 admin

2025年,全球纳米科技领域传来重磅消息:瑞典哥德堡大学团队打破传统微机械极限,成功打造出直径仅0.016毫米的光驱动微型马达。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4年的统计,全球与微纳马达相关的专利数量同比增长了38%。微观世界的突破,正悄然改变着医学、芯片、智能设备等多个行业的未来版图。

​​纳米技术获重大突破,微型马达问世,有望引发医学领域革命​

微纳尺度的极限突破

微型马达的出现并非偶然。上世纪末以来,各国实验室一直在攻坚更小型、功能更强的微型机械系统。过去三十年,传统机械传动始终受制于0.1毫米的尺寸瓶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机构曾发布多篇论文,证实传统机械传动在更微小尺寸下效率骤降,无法有效驱动。

2025年,哥德堡大学研究团队另辟蹊径,摒弃了传统机械传动方式。他们采用光学超材料技术,结合先进硅基光刻工艺,首次在芯片上制造出直径仅为16微米的光子超材料齿轮。激光照射下,这些微观齿轮不仅能够旋转,还可以通过调整光的偏振和强度,实现方向和速度的灵活控制。这个突破意味着,微型马达的直径已经与人类头发丝相当,甚至达到与单个人体细胞近似的尺度。

​​纳米技术获重大突破,微型马达问世,有望引发医学领域革命​

光驱动下的全新想象空间

传统微型机械系统需要复杂的联轴器和固定部件,限制了进一步集成的空间。而光驱动技术则完全颠覆了这一格局。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光学超材料结构,让激光“隔空”驱动齿轮,实现了无接触、高精度、可控性极强的动力传递。微型马达不仅可以带动链式结构,实现机械能的多级传递,还能够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周期性的直线运动,甚至精确操控微型镜片偏转光线。

据《自然·纳米技术》2024年12月刊报道,微型马达的集成和扩展能力让“芯片上的实验室”概念成为现实。科学家们可以将这种极小的马达直接植入芯片内部,搭建多功能的微型系统。由于激光驱动无需接触,系统的复杂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工程师甚至有望批量制造功能更为复杂的微系统,为智能医疗器械、微型机器人、传感器等新兴领域打开全新局面。

​​纳米技术获重大突破,微型马达问世,有望引发医学领域革命​

医学应用的革命性前景

微米级马达的诞生为医学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遐想空间。微观尺度的机械动力装置或许能够直接进入人体内部,执行传统医疗器械难以胜任的任务。权威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25年3月特刊披露,微型马达最有希望的用途之一是作为体内微型泵,用于调节组织液、药物甚至基因治疗载体的精准输送。

哥德堡大学团队成员王干博士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测试这些马达在模拟血管环境下的流体调节功能。通过光驱动方式,医生可以远程控制体内装置,实现微创、定向的生理干预。”目前,微型马达的尺寸已可缩小至16-20微米,与红细胞直径十分接近,为其在血管、淋巴等极细微环境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随着生物材料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进一步融合,未来微型马达有望承担更多复杂任务。例如,通过与纳米传感器集成,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微创清除血栓、甚至精准介入癌细胞等前沿治疗方案。国际医疗机器人联盟(IMRA)2025年6月报告指出,全球医疗微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突破42亿美元,预计五年内将保持年均25%以上增长。

​​纳米技术获重大突破,微型马达问世,有望引发医学领域革命​

技术边界的不断延展

微型光驱动马达的出现,也为微机电系统带来全新的可能性。凭借光学超材料、激光驱动和高精度光刻制造,研究团队打破了传统材料和机械结构的极限。每一项技术创新都伴随着对极限的重新定义:16微米直径、完全无接触驱动、可控性极高的动力系统,让工程师能够将过去无法想象的功能封装进一粒微尘大小的芯片之中。

在可扩展性方面,微型马达的光驱动方案为复杂微系统的批量制造提供了现实路径。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2024年报告认为,未来光驱动微马达可能成为高端芯片、智能传感器、微型无人机等领域的核心部件。全球主要国家和企业正加速布局相关专利和标准,竞争日益白热化。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