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中方表态了,亮出安世芯片出口豁免底牌,荷兰新首相面临大考

今日快讯 2025年11月02日 11:53 1 aa

这几天,荷兰的大选即将尘埃落定,罗布·耶滕领导领导的左翼政党六六民主党,在计票过程中最后阶段突然反超维尔德斯领导的自由党,路透社预计罗布·耶滕将成为荷兰新一任首相。

自然,在荷兰新首相上任后,除了国内问题,已经折腾了1个月的安世之争也是摆在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方表态了,亮出安世芯片出口豁免底牌,荷兰新首相面临大考

D66党领袖罗布·耶滕发表讲话


11月1日,中国商务部明确表态:作为负责任大国,中方将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欢迎遇到实际困难的企业及时与中方联系。

这话说得很有水平,既保留了管制权力,又给了自己灵活操作的空间。

英国《金融时报》解读这是“中方释放放松出口管制的信号”,路透社、彭博社都说这让全球车企“松了一口气”。

当然,这也是中方在给未来的荷兰政府一个台阶下,希望新政府上台后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中方表态了,亮出安世芯片出口豁免底牌,荷兰新首相面临大考



中方同时强调,这次全球产供链混乱的根源,是荷兰政府对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

再次指出了责任方在荷兰,导致了这次全球性的供应链危机,现在中方等于是在给荷兰善后。


而随着中美在韩国釜山按下暂停键,美方暂缓了所谓“50%穿透性规则”出口管制后,路透社报道说,白宫计划宣布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区的工厂将恢复晶片出货。

两边信息一对比,那就很明白了,荷兰跟着美方搞出这个祸事,不但没能得到老大的利益补偿,老大反而收回成命,自己拍拍屁股走了。

这就让荷兰当初强制接管安世的“政策必要性”不存在了。


中方表态了,亮出安世芯片出口豁免底牌,荷兰新首相面临大考


荷兰主要大报《新鹿特丹商报》甚至用“颜面尽失”来形容荷兰的处境,并透露整个外交圈都对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的做法“感到震惊”。

更让荷兰难堪的是,它甚至连事先跟欧洲兄弟们打个招呼都没有。其中,受“断供”重创的德国怨气最重,商界和政界人士普遍认为荷兰应提前向邻国通报。

荷兰著名经济学家阿诺德·布特直接质疑:为什么采取如此极端的干预措施前,不与布鲁塞尔及其他欧盟成员国协调?

他直言不讳地说,不排除相关大臣单独行动是出于“博眼球”的意图。


中方表态了,亮出安世芯片出口豁免底牌,荷兰新首相面临大考



说实在的,荷兰作为西方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几百年前就形成了西方最发达的商业文化和规则,而当年的荷兰海上马车夫也一度称霸世界,成为主要殖民霸主之一,直到被英法等新兴列强取代。

它搞了这一出,折腾了一个月,荷兰就发现自己玩不下去了。不光没占到半点便宜,反而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搞得里外不是人。


中方表态了,亮出安世芯片出口豁免底牌,荷兰新首相面临大考


安世这家公司,虽然不生产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CPU、GPU,每年营业额也就20亿美元左右,但它专攻汽车里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基础芯片。

比如控制你的车灯怎么亮,方向盘怎么转,安全气囊什么时候弹出……这些都是汽车电子系统的“神经末梢”,缺一不可。

全球几乎所有主流车企,从德国大众到美国通用,从日本日产到意大利的菲亚特,没一家能离开安世的芯片。

甚至远在拉美的巴西,也成了最早跳脚的那个。

巴西发展部的一位官员直接放话:如果安世的芯片断供续不上,国内一些车企两三周内就得停产!

有意思的是,巴西没去找惹事的荷兰,反而转头来找中国商量解决办法。

毕竟,安世能造芯片的厂子在中国,配套的供应链在中国,能解决技术问题的工程师也在中国。荷兰手里就攥着个“总部”的空牌子,真要它拿出芯片来,它还真没这个能力。


中方表态了,亮出安世芯片出口豁免底牌,荷兰新首相面临大考



荷兰这边停了中方员工的账户和工资,发通知让东莞工厂听他们指挥。结果安世中国这边直接硬刚:员工工资照发,工厂运营照旧。


中方表态了,亮出安世芯片出口豁免底牌,荷兰新首相面临大考



荷兰抢了个空办公室的门牌,机器、人、客户全在外面,根本指挥不动。

然后呢,欧洲一众小伙伴把火气也撒到了荷兰身上。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最先坐不住,赶紧出来催荷兰化解危机,说再这么下去,欧洲四季度的汽车产量得暴跌。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也站出来说话,这事儿不光影响汽车,连发电机、工程机械这些行业都会受牵连。

美国供应链专家卡梅伦·约翰逊呼吁尽快解决争端:“尽快解决,最好在几周内。达成这样的妥协或许需要付出一定经济代价,但这笔财务损失肯定比汽车行业停产造成的损失要小。”

他甚至半开玩笑地说:“如有必要,把你们的国王搬出来参与协商也未尝不可。”

这话虽然带着调侃,却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荷兰这次闯的祸,确实需要拿出最高级别的诚意来解决了。


中方表态了,亮出安世芯片出口豁免底牌,荷兰新首相面临大考



这场“安世之乱”,给美西方好好上了一课。

在半导体等核心领域,中美欧的产业链已深度互嵌,任何一方的单边行动都会引发全球性的连锁反应。

荷兰试图通过接管来解决所谓的安全问题,其经济代价可能并不是它自身能力所能决定的,牵扯的是整个欧洲甚至美国的利益。

现在的全球产业链,早就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格局。

荷兰想摆脱“得罪全世界”的名声,光说漂亮话没用,得拿出真行动。

接下来怎么做,就看荷兰新政府的行动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