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斩获10亿级大单,上海飞行器新锐迎来爆发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02日 20:27 1 admin
斩获10亿级大单,上海飞行器新锐迎来爆发

记者/ 谢之迎 编辑/ 谭璐


今年,国内低空经济进入平稳期,融资和关注度均有所降温。


头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主机厂们,并未放缓脚步,密集官宣百架甚至千架大单。1-6月,业内已公开订单金额,合计突破百亿。


御风未来携2吨级eVTOL M1真机,年中亮相北京,并宣布与中航租赁签署100架意向订单协议,合作规模超10亿元


斩获10亿级大单,上海飞行器新锐迎来爆发


7月,御风未来分别与上海、广东两地的低空经济国资平台达成战略合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空经济示范样板”。


“我们让许多不同领域的客户,看到了eVTOL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价值。”御风未来创始人兼CEO谢陵在接受《21CBR》记者专访时表示。


谢陵出生于1983年,曾任中国商飞的工程师,从事C919飞控系统核心研发工作。9年前,他与同事刘十一在上海创业,想造全世界性能最好的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


受限于早期的技术和资金,他们率先发力工业级无人机,很快获得订单并量产。2021年开启“二次创业”,正式进军载人eVTOL赛道。


他告诉《21CBR》记者,目前公司有三条增长曲线,分别是中小型eVTOL(即“工业级无人机”)、大型载货eVTOL以及大型载人eVTOL业务。


斩获10亿级大单,上海飞行器新锐迎来爆发

御风未来创始人兼CEO谢陵



尤其在广东中山的中小型eVTOL品牌福昆航空,已实现稳定的收入和利润。


“过去两年,我们的业绩实现了每年三倍增长,从千万级增长至亿级。”谢陵期待,未来3到5年,每年能达到50%到100%增长


“新兴硬科技的发展,需要不断迭代和研发验证,速度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快。”谢陵坦言,航空受到高度管制,希望大众能对技术发展规律有客观认识。


以下为谢陵自述,经编辑整理:



解决痛点



自创立以来,御风未来的发展,有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一个是2018年,我们参加了中山市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一等奖,成为当地第七批创新创业科研引进团队。


加上试飞场地等原因,我们离开上海,到中山开始做工业级无人机的研发和制造。


我和刘十一共同发明的“可收放旋翼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获得专利,完成了研发和商业落地。


另一个是2020下半年,我们回归上海,开始组建大型载人eVTOL的研发团队。


经过10年发展,我们将御风未来定位为“具备高性能、高环境适应能力、高安全性的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航空器制造商,以航空器平台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斩获10亿级大单,上海飞行器新锐迎来爆发


新型智能化航空器,本质上是具有“上帝视角”的智能体,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我们研发出四款量产的中小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并广泛应用于公安、应急、消防、能源设施巡检、物流等领域。


这些产品的优势在于方便、灵巧、航时长、抗风性强。例如E05A无人机,使用纯电动力,实测最大航时超过7小时,起降阶段可抗6级风,巡航可抗8级风


“桦加沙”台风期间,在广东省三防总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我们的多架无人机在台风区执行了多次搜救任务,这是一般消费级无人机、许多中小型无人机产品无法做到的。


今年以来,我们的无人机参与了多次重大应急救援任务。


当肇庆怀集县遭遇洪水,出现大面积断电断网,我们的无人机搭载公网基站设备,为受灾区域及周边村民提供临时通讯网络。


斩获10亿级大单,上海飞行器新锐迎来爆发


对于工程师而言,最骄傲的事情,就是研发的产品解决了许多痛点,让技术发挥价值。


2022年,我们开始布局中东等海外市场,海外业务迅猛增长


御风的产品是首个在沙特境内获得超视距飞行许可的无人机,并实现了在高温、沙尘环境下进行石油管道的常态化巡视维护。


此前,当地的油田检查需要靠人工开车进行,两名油田操作人员花费1小时才能检查两口油井。如今,使用E6A无人机,两人坐在办公室里,就可在4小时内完成70口油井的检查。


目前,我们的E6A中型无人机在海外累计执行任务超6700架次,总航时超1.2万小时,总航程超110万公里。


我对工业无人机的增长充满信心,eVTOL货运版的商业化也值得期待。



渐进落地



我们的工作很简单,做出具备高性能、高环境适应能力、高安全性和高性价比的好飞机。


在此基础上,与各行各业的客户交流,获取他们的需求,观察我们的飞机能为他们做什么,这是整个商业化过程。


应急救援、应急通信与载人运行,只是不同的场景和解决方案。


目前,御风未来的载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B机型,在适航取证阶段,今年已围绕机体结构、动力系统、飞控系统进行了多项重要测试,验证飞机结构与核心系统的安全性。


斩获10亿级大单,上海飞行器新锐迎来爆发


载人eVTOL的研发也在同步进行中,会在适当时机提交载人适航取证。


今年进博会期间,大家能看到经过几轮优化后的新版本载人飞机。


我们与大交通领域的设计伙伴合作,共同设计研发机舱内部空间,优先考虑乘坐安全与舒适,同时根据空气动力学结构设计需求,修改机身。


通过航空级安全冗余体系与车规级智能交互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M1载人座舱的安全性、舒适性。


除了亿航,载人eVTOL方面,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款吨级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取得适航成果,这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我们预计2028年左右会有飞机拿到载人适航证。


目前,公司在同步推进商业化和适航取证。


我们在大型eVTOL领域已经有一些营收,主要是为客户进行试验性飞行,探索在应急医疗救援等特殊场景的应用,我们多次申请并获得了特许飞行许可。


一直以来,我们遵循着“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eVTOL商业路线。


明年下半年,御风将推进大型载货eVTOL的商业化,率先探索海上钻井平台飞行、跨海岛飞行,以及物流运输、应急消防、医疗救援等场景应用。


斩获10亿级大单,上海飞行器新锐迎来爆发


我认为,可以先着手解决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问题,在此过程中推动载人商业化的落地,循序渐进解决城市空中交通出行问题。


现阶段,eVTOL大部分产品都在持续优化的过程中。新兴科技产品,必须为客户真正解决问题,才会获得批量采购。


对于载人eVTOL的定价,从商业可行性角度来看,前期1000万元左右相对合适,后续在大规模量产后也有比较多的降本空间。



全链国产



eVTOL有三大主流技术路线,即多旋翼、复合翼和倾转旋翼。技术路线几乎决定了飞机的核心性能,如何起降、巡航、飞多远和飞多快等。


御风未来自主研发的M1,搭载了“16个垂起旋翼+4个前推旋翼”,在市面上的产品里,旋翼比较多的吨级复合翼eVTOL。


复合翼的优势在于,一是结构简单,没有复杂的机械结构,故障点少且可靠性高。


斩获10亿级大单,上海飞行器新锐迎来爆发


二是航程性能优良,同样的电池和载货量,它能飞得更远。


三是应急响应能力强,在未来载客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乘客突发心脏病等紧急情况,飞机会立即启动旋翼,可停在空中并且马上降下。


在商业化上,复合翼的优势也很明显。


技术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对于运营商而言,综合运营成本更低。作为普通乘客,感受到两套独立的动力系统,会带来更高的安全感。


我们认为,复合翼在巡航效率、航程、安全性、运营成本等关键指标上实现了更优平衡,更契合未来低空出行高频次、常态化的需求。


斩获10亿级大单,上海飞行器新锐迎来爆发


御风未来也选择了一条艰难但更可控的路——自主研发,全链国产。


我们在动力系统、飞控系统、机体复合材料等,基本上实现了全国产化,我认为这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


御风从飞机总体设计目标出发,将指标分解下来,与国产供应商进行联合研发。动力系统电机来自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经过一年的验证,效果非常好,成本可以做到足够低。


斩获10亿级大单,上海飞行器新锐迎来爆发


目前,我们的市场份额和口碑都很好。工业无人机领域,我们在全国应急航空项目的中标情况位列前茅


大型eVTOL领域,根据海外咨询公司SMG发布的先进空中交通AAM现实能力指数(AAM Reality Index),御风未来排名靠前。


还有更值得关注的数据,比如飞机在交付后是否有高频次、常态化的运行。


御风未来的融资比较顺利,在2024年9月完成了超2亿元的PreB轮,累计融资额超过4亿元,现在正进行新一轮融资。


希望在未来3到5年,我们能以更稳健的姿态,带着中国eVTOL的创新成果,早日实现“人人可享有的空中出行”。


图片来源:御风未来,除标注外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