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泛算力产品下沉的市场前景分析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03日 14:18 0 aa

泛算力产品下沉的市场前景分析
泛算力产品下沉(即算力从中心云向边缘侧、端侧延伸,实现“算力贴近用户/设备、按需就近调用”)是AI时代算力布局的核心趋势之一,其市场前景受需求驱动、技术支撑、生态协同及政策保障等多重因素推动,呈现高增长、广覆盖、强场景化的特征。

一、需求端:多行业场景的刚性需求驱动下沉

随着AI技术的普及,各行业对“低延迟、高并发、实时性”的算力需求激增,传统中心云算力因“传输延迟高、带宽压力大”无法满足,倒逼算力向边缘及端侧下沉。

  • 工业领域:工业质检、设备运维、生产控制等场景需实时处理设备传感器数据(如工业相机、PLC信号),边缘算力可实现本地数据预处理与实时推理(如腾视科技AI边缘算力盒子处理8路4K视频流,缺陷识别准确率达99.8%),避免中心云延迟导致的停产风险。
  • 医疗领域:智能病房监护、医学影像分析(如CT/MRI图像识别)需快速处理患者数据并反馈结果,边缘算力支持“端侧采集-本地推理-实时预警”,提升诊疗效率(如图灵智感智能病房监护系统已在癫痫病监护场景落地)。
  • 交通领域:自动驾驶、车路协同需实时处理车辆传感器(激光雷达、摄像头)数据,车规级边缘算力(如爱芯元智NPU支持的4T-256T动态算力)可实现BEV(鸟瞰图)模型低延迟推理(毫秒级),保障行驶安全。
  • 消费电子:AI PC、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端侧设备需本地处理AI任务(如语音识别、图像增强),避免依赖云端导致的隐私泄露与延迟,推动端侧算力需求增长(如百度智能边缘BIE支持ARM架构设备接入,适配多终端场景)。
泛算力产品下沉的市场前景分析

二、技术端:算力形态与网络的协同支撑

泛算力产品下沉需解决“算力密度、延迟、能效”三大技术问题,当前异构计算、云边端协同、全光运力等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核心支撑。

  • 异构计算优化算力效率:通过“CPU+GPU/FPGA/ASIC”异构组合,发挥各硬件优势(如CPU处理控制逻辑、GPU加速并行计算、FPGA实现定制化逻辑),提升边缘侧算力效率。例如,腾视科技AI边缘算力盒子搭载NVIDIA Orin NX平台(157TOPS算力),采用“CPU+GPU”异构计算,支持多任务实时处理。
  • 云边端协同实现资源调度:“端侧数据采集-边缘实时处理-云端深度训练”的闭环架构,通过云边端协同调度平台(如天翼云“息壤”),实现算力按需流动(如边缘节点算力不足时,自动从中心云调配资源),提升利用率(据测算,协同调度可使算力利用率提升30%以上)。
  • 全光运力保障低延迟传输:OTN、PON、OSU切片等全光网络技术,为中心云与边缘节点提供“超低时延、超大带宽”连接(如重庆移动“1-3-11毫秒超低时延圈”,中心到边缘1毫秒、边缘到用户3毫秒),解决了下沉算力的传输瓶颈。
泛算力产品下沉的市场前景分析

三、生态端:伙伴协同与开放生态的推动

泛算力产品下沉需整合“厂商-伙伴-客户”的生态资源,通过协同创新、场景深耕加速落地。

  • 伙伴协同创新:厂商通过APN计划、硬件模组开放等方式,联合伙伴开发场景化解决方案。例如,华为昇腾通过“APN计划”认证近30家伙伴,推出150+硬件产品(如AI PC、工作站、开发板),覆盖教育、政务、医疗等行业;软通华方基于昇腾平台推出“超炫3700 AI推理四卡液冷工作站”,支持70B大模型单机部署,面向政务、应急等行业提供AI一体机解决方案。
  • 场景深耕实现价值落地:伙伴结合行业痛点,开发针对性解决方案。例如,图灵智感基于昇腾算力开发“智能病房监护系统”,实现患者状态实时分析与预警;杰创永恒基于昇腾“启智01开发者套件”,构建AI教育全链条(课程+实训+设备),培养昇腾AI人才。
泛算力产品下沉的市场前景分析

四、政策与市场环境:政策支持与需求增长的双重保障

  • 政策支持: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均衡布局,鼓励算力向边缘、端侧延伸(如要求枢纽节点算力向市县下沉);“信创”工程推动国产算力芯片(如昇腾910B、爱芯通元NPU)自主研发,降低下沉算力的成本与供应链风险。
  • 市场需求增长:全球ICT支出持续增长(2025年全球ICT支出预计达6.8万亿美元,中国近1万亿美元),其中智能算力是核心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达788EFLOPS)。边缘侧数据量占比将超50%(IDC数据),推动边缘算力需求激增,为泛算力产品下沉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综上,泛算力产品下沉的市场前景广阔,其增长动力源于多行业场景的刚性需求、技术端的协同支撑、生态端的伙伴推动及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保障。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泛算力产品下沉将成为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的关键路径,推动“算力普惠”从“云端”走向“边缘”与“端侧”。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