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当前众多家电经销商的心态与困难

AI科技 2025年09月19日 06:13 0 aa
当前众多家电经销商的心态与困难

心态是崩了,状态很不好。这是最近2个月以来,众多家电经销商的现状。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总是喜欢活在过去,总是想着还能回到过去,并不喜欢改变,更不喜欢未知与动荡。

蔡青 撰写

提醒所有的家电企业,接下来必须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关注、关心渠道经销商的心态与状态。因为,很多家电渠道商正在陷入一轮“垂死挣扎”的动荡期,一旦得不到信心与支持,很容易出局或沦陷。

家电圈还发现,这2个月以来,市场上大量的家电经销商,包括线上网店的运营商,线下实体店的经销商们,都陷入了一轮新的迷茫与无助。有的是因为家电企业的不作为,懒作为,找不到新的抢夺市场手段和方向,出现了躺平与观望;有的是因为家电企业的多作为、乱作为,也不确定是不是值得付出,导致了害怕与担心。

事实上,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不只是众多的家电经销商,还有大量的家电企业,都被时代的变革,消费的突变,以及产业的动荡,共同推向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十字路口。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走?如何刺激消费需求?又如何卖出货赚到钱活下去?完全没有答案和感觉,就是一团乱麻。

表面上看,这是因为家电国补政策的调整,用户抢不到券,以及券用起来也不如之前方便,但是政策又没有宣布退出,加剧了消费者观望情绪。同时,前期的家电国补政策实施,激活并透支了大量的用户需求,导致整个消费需求的增长放慢,甚至出现了滞涨,由上涨变下跌了。

本质上呢?家电圈认为,还是很多家电厂商对于时代更迭、产业变迁,以及竞争格局的误判、拖延,以及做出的调整动作和手段出现了迟缓。怎么理解?直到今年,很多家电厂商还在坚持着惯性的增长和传统的经营手段,包括渠道的压货和分销批发模式,并不关心用户在哪里,用户要什么,只要卖不动就会拼低价搞内卷,利润下滑、出货下滑,这就是一个经营的死循环,而不只是恶性循环。

面对变化的产业、白热化的商业竞争,以及动荡的经济环境、走弱的消费趋势,很多家电企业还在希望通过快增长来解决发展和经营过程的短板与问题,而不是主动放慢速度,调整手段和方法,这完全是错误的。可以看到,今年以来,一些家电企业对内抓精益化管理的提质增效,对外赋能零售商家的经营提质,希望通过主动调整发展速度,从而构建内生性的竞争力和手段。

可以说,在整个家电产业生态中,作为主角的家电企业,永远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引领者,从海尔、美的、格力、海信、长虹,到方太、老板、华帝、九阳、苏泊尔、科沃斯、追觅等,面对当年的苏宁、国美,以及这些年来的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一直都掌握着市场和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和定义权。可以说,家电行业就是“铁打的家电头部企业,流水的家电零售商”。

所以来自于一线市场上所有家电经销商的状态与心态,能力与认知,不管是线上网店还是线下实体店主,都需要主动改变。一方面决定于商家自身的经营目标、团队能力和发展野心,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合作的家电品牌商,能否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把握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很多家电零售商的“心态崩了、状态不好”等关键原因,不是市场太难了、利润太低了,而是根本货走不动了、市场变革动作跑不起来了。大家普遍感觉陷入了一轮发展的“泥潭期”,要么是有心无力,要么是有力无方向。

最近2年来,大家共识的一个产业现状,就是:不管是企业、商家,都像被上足发条的玩具,不断地卷卷卷。但结果是什么?投入时间长加了2倍、3倍,甚至更多,但是商业回报却在稳步下滑,很多家电人发现“越累越忙、越忙越累”但赚钱却很少,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但是,这种局面,至少还能维持商家的运营和滚动发展,一旦完全不参与内卷就直接会陷入生存的困境。

所以,未来的家电产业商业出路在哪里,又是什么,家电人到底应该怎么办,怎么干?谁也不知道答案,但人人都在努力地寻找答案。在家电圈看起来,我们经历了过去40多年的高速发展和快速增长,享受了各种红利带来的丰厚回报。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应该主动调整和变化,学习在慢中调整,在不涨甚至在下跌中重构竞争力?不管最终结果是什么,所有家电零售商们都不能停止折腾、突破的步伐和动作。

声明:家电圈所有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